ID: 23753053

第六课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10037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资料,政治,必修,编版,统编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目题逐解(一)(二)———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理清主干知识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宪法规定及特点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特点: 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多元 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一体 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 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微|观|察|  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展出的“一线生花———中国民族刺绣展” 荟萃8大地方名绣,重点介绍了分布在全国各地区12个民族的代表性绣品。 对展品“一线生花”,你能解读出哪些信息? 提示:“一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只有“一线”才能绣制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世华章”,等等。 2.中华民族共同体 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 ,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我们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1)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包括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 行政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 。 (2)我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①中国的 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 、一个中央政府。 ③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 统辖。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1)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2)历史成就:在这条道路上,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创了发展各民族 关系的新局面,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我国少数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 (3)方针: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 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微|点|拨|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 因 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 义 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内 容 ①自治地方: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    、自治县三级。 ②自治机关及职权: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     ,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     特 点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作 用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   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       。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 ③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    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微|点|拨| ①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而不是设立在各少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