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3372

第八课 第一框 法治国家(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09-21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19231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法治,第八,政治,必修,编版,统编
    本课内容 课标要求   本课围绕建设法治中国的系统性工程,阐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内涵、特征和具体要求,阐述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和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措施及意义,强调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打造互相配合、良性互动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结构   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第一框 法治国家 理清主干知识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 1.含义 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 2.特征 (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     ,即宪法法律是社会治理的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 |微|点|拨|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制度和最基本的国策。在地位上,宪法是最高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在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效力,其他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坚持良法之治 原 因 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 标 准 ①良法应   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②良法应     、规范系统、类别齐全、     ,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要 求 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 (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 内 容 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等 原因 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     要 求 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 |微|观|察| 近年来,我国正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目前,全国多地都在积极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公众积极参与、献计献策,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网络留言拿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因此,有人认为:公民参与垃圾分类决策过程是公民决策权的表现,你怎样认为 (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    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二)建设法治国家 1.要求 法治国家意味着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     。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微|点|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2.具体措施 (1)推进宪法实施 原因 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要求 加强宪法实施和   ,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 (2)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原因 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     要求 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    ,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 |微|点|拨| 法律体系与合宪性审查 法 律 体 系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门类,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括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四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 合 宪 性 审 查 在我国,所谓合宪性审查,是由有关权力机关依据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对于可能存在违反宪法规定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机关履行宪法职责的行为进行审查,并对发现违反宪法的问题予以纠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