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第三章 第三节 课堂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1.5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1.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示意图等手段,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非洲动物大迁徙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他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情境导入 1.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2. 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旧知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 问题:决定气候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气温 和 降水 描述气候: 描述角度 描述词语 要素组合 时间+温度+降水 全年高温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水热组合 水、热组合 雨热同期/不同期 旧知回顾:气压与天气 低气压控制 易成云致雨 高气压控制 易晴朗干燥 问题:高、低气压如何影响天气? 一、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纬度高低 气压高低 温度高低 降水多少 高纬,寒冷 低纬,炎热 高压,不易降水 低压,易降水 思考: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等角度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发育最为充分和典型的原因。 案例分析: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 赤道低压控制 多雨 低纬 高温 热量充足 西边是安第斯山脉, 南、北分别是高原, 东向大西洋敞开。 地形 +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多雨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问题:结合旧知,判断不同风带的性质。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冷干 暖湿 热干 高纬→低纬 高纬→低纬 低纬→高纬 Tips:水汽遇冷易凝结致雨 低纬→高纬 海洋→陆地 水汽遇冷凝结致雨 水汽充沛,易降水 反之,不易降水 赤道低气压带 0°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30° 60° 30° 60° 东北信风带 东南信风带 盛行西风带 盛行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极地东风带 夏至 春秋分 冬至 三、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特征 分布 植被 四、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全年皆夏) 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雨林带 据右图归纳热带雨林气候知识点: 四、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 特征 分布 植被 终年炎热干燥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 据右图归纳热带沙漠气候知识点: 四、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 特征 分布 植被 终年温和湿润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据右图归纳温带海洋性气候知识点: 五、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 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成因 特征 分布 植被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据右图归纳地中海气候知识点: 五、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 特征 分布 植被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湿季,干季) 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南北纬10°- 20°(23.5°)之间 热带草原带 据右图归纳热带草原气候知识点: 六、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