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55322
第18课《井冈翠竹》说课课件(共20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09169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PPT
,
七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课件网
) 《井冈翠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说课PPT 目录 第一章 说教材 第二章 说学情 第四章 说教学过程 第三章 说教法学法 第五章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第一章 教材地位与作用 《井冈翠竹》选自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单元主题为“哲理之思”。 作为一篇状物散文,文章通过对井冈翠竹外形、功绩与精神的描写,借物喻人,赞颂了井冈山军民在革命年代坚贞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并揭示其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联系。 教材地位与作用 文章语言凝练,善用排比、拟人、顶真等修辞手法,兼具审美价值与思想深度,是培养学生“审美鉴赏”“文化传承”素养的重要载体。 文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与单元“托物言志”的阅读训练重点高度契合,为学生理解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生动范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基于核心素养) 语言运用 掌握“修直挺拔”“魂飞魄散”等生词;品析排比、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尝试仿写借物喻人的段落。 文化自信 理解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感悟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联系生活实例,传承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 思维能力 梳理“竹子的革命功绩”,绘制思维导图,提升逻辑分析与归纳能力;讨论“翠竹精神”的当代意义,培养辩证思维。 审美创造 配乐朗读并绘制“井冈翠竹图”,感受语言画面美;撰写文物解说词,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分析翠竹的修辞手法及象征意义,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逻辑。 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感悟“翠竹精神”的当代传承,实现革命文化的内化与迁移。 难点 说学情 第二章 学生基础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修辞辨识能力,能概括段落大意,但对“借物喻人”手法中“物”与“人”的深层联结理解不足。 教师预测 85%的学生能找出文中排比句,但仅40%能准确分析其情感内涵;对“革命精神”的背景认知较为模糊,需通过情境创设填补历史距离感。 前测显示 学习需求 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需设计角色代入任务(如“导览员考核”)增强代入感;借助可视化工具(如“革命功绩表”“竹钉阵配图”)降低抽象概念的认知难度;通过分层任务(如解说词撰写、仿写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表达需求。 说教法学法 第三章 教法设计 01 以“井冈山博物馆导览员训练营”为主线,通过“文物解密”等任务驱动学习。 情境创设 02 围绕“翠竹象征革命精神”,设计从外形到精神内涵的阶梯式问题。 问题链导学 03 品读文本后,进行“解说词撰写”等任务,促进语言迁移。 读写结合 学法指导 合作探究法 小组合作完成“布展排序”“革命功绩表”,培养协作与信息整合能力。 圈画修辞句并批注作用,建立“修辞—情感—精神”的阅读策略。 批注式阅读 通过配乐朗读、绘图创作、视频观看(如纪录片《井冈山》),深化文化体验。 多模态学习 说教学过程 第四章 第一课时 探秘“井冈翠竹” 教师佩戴“馆长工作牌”,宣布加入“导览员训练营”,需通过三项考核任务为翠竹展区设计解说词。 情境导入 01 修复破损的“生词标签”(如“魂飞魄散”“硝盐罐”),结合课文填空。 文物解密———字词通关 02 设计意图: 以角色代入激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夯实语言基础,初步感知翠竹的革命贡献。 第一课时 探秘“井冈翠竹” 小组按“外形—革命贡献—现代建设”排序展板卡片,用“因为……所以……”说明理由。 布展排序———结构梳理 03 为“竹扁担”“竹钉阵”撰写解说词,要求包含外形、用途、精神三层内容,参照评价量表互评。 模拟导览———解说词撰写 04 设计意图: 梳理文章“由物及人、由昔至今”的逻辑脉络,培养整体感知能力。 设计意图: 通过“具象—意象—精神”的写作训练,深化对借物喻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七上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课件+教案(2025-10-02)
1 春(教学课件) 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共45张PPT)(2025-10-03)
第一单元 变化着的社会(单元测试·基础卷)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单元检测卷及参考答案(2025-10-02)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4《海燕》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10-0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