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5582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件

日期:2025-10-1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0次 大小:10986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8课,夏商周,时期,科技,文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课程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的最早的文字;了解甲骨文、青铜铭文、其他文献记载和典型器物。通过《黄帝内经》和名医扁鹊,了解这一时期的医学成就,以及了解先秦时期我国的天文、历法成就。了解先秦时期的文学代表———《诗经》和“楚辞”。 大阳神鸟金饰 这是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大阳神鸟金饰,通体圆形,采用镂空方式呈现出内外两层图案。内层图案是一个圆圈,周边均匀分布着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整体好像不停旋转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飞鸟组成,围绕在大阳的周围。这件金饰制作精美,表达了古人对大阳的崇拜。先秦时期,人们是如何看待日月星辰的?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 时期 成就 商朝 西周 春秋 原始社会末期,先民们为从事农业生产,对天文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 1.天文 阅读教材P44,完成下列表格。 甲骨文里有许多日食、月食的记载。 《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这是传世文献中我国第一次有确切日期的日食记录。 《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有研究认为,这颗彗星就是著名的哈雷彗星。 目的 记载日食的商朝牛骨 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左传·鲁文公十四年》 2.历法 时期 成就 夏朝 商朝 战国 阅读教材P44,完成下列表格。 夏朝时可能有了历法 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甲骨文中已经开始出现干支纪日 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P44想一想 制定历法、分出二十四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有效的指导了人们的生产活动,这在古代农业社会意义尤为重大;同时,也便于人们日常生活,规律作息。 3.医学 (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修务训》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脉,以甘养肉,以滑养窍。 ———《周礼·天官》 商代“疾”字甲骨片 神农尝百草 3.医学 阅读教材,归纳战国时期的医学成就。 总结医学经验,讲述人体内脏部位和血脉循行情况,介绍针灸、按摩等治疗方法 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 发明切脉诊法,用望闻问切诊断疾病 扁 鹊 《黄帝内经》 3.医学 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司马迁《史记·扁鹊传》 东汉画像石扁鹊行医拓片(局部) 图中扁鹊是人首鸟身,一手诊脉,一手针灸,人们将他神话成了一只不辞辛苦、走遍天下、处处留下福音的“鹊”。扁鹊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其精湛医术不仅惠及当时,所总结出的中医理论,更是泽被后世。 3.医学 中医学奠基之作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除了刚刚提到的,《黄帝内经》还有哪些内容? 材料研读 作者不详 成书于战国,到西汉一直增补修订 用阴阳五行阐释疾病,主张治疗疾病要顺序自然,对症下药。 甲骨文 (1)含义 (2)发现 商朝时期,人们常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对许多事情进行占卜,把占卜情况用文字形式刻在甲骨上。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清朝末年,河南安阳的农民从地下挖掘出刻有符号的兽骨等,当作龙骨卖给中药店作药材。1899年,官员王懿荣得了病,派人买药后发现龙骨上刻着符号,认为这是古文字,就把药店里所有带符号的龙骨都买下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