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648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爱护眼睛 保护视力》课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71391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爱护眼睛 保护视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认识眼睛的结构,掌握近视形成的原因。 语言运用:要求学生做到预防近视,并掌握保护眼睛的方法。 思维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并且持之以恒。 教学重点 深入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明确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掌握影响视力的因素,如不良的用眼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环境光线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将所学的保护视力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长期坚持的良好用眼习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视频内容是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因为视力不好而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小猴子看不清树上的果实,小兔子找不到回家的路等。 2.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小动物们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麻烦呀 ”引导学生回答出是因为视力不好。 3. 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那在我们的生活中,眼睛都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眼睛看到的美好事物,如美丽的风景、精彩的书籍、亲切的家人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小动物视力不好遇到困难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关注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自然地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爱护眼睛保护视力。 二、知识讲解 1.眼睛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利用人体眼球模型,向学生直观地展示眼睛的各个部分,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等,并详细讲解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例如,角膜就像窗户的玻璃,能够让光线进入眼睛;瞳孔可以调节进入眼睛的光线量,就像相机的光圈;晶状体可以调节焦距,使我们能够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视网膜则像相机的底片,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还可以结合简单的比喻和实例进行讲解。比如,将眼睛比作一台精密的相机,让学生更形象地认识眼睛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解结束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观察眼球模型,并互相交流自己对眼睛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2.视力下降的原因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讨论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的原因。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教师展示一些常见的导致视力下降的因素,如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看手机、玩游戏、看书等)、不良的读写姿势(弯腰驼背、趴着看书等)、用眼环境不佳(光线过强或过暗)、缺乏户外活动、不合理的饮食(挑食、偏食,缺乏维生素A等)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例如,展示一张学生在昏暗灯光下看书的图片,讲解在这种环境下用眼对眼睛的伤害;讲述一个因为长期沉迷手机游戏而近视加深的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良用眼习惯的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利用人体眼球模型进行直观展示和详细讲解,结合生动的比喻和实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眼睛的结构和功能,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易懂。组织学生分组观察和交流,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视力下降的原因,并通过展示和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和补充, 能够让学生全面了解导致视力下降的各种因素,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三、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并提出讨论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爱护眼睛、保护视力呢 ” 2.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3.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积极思考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