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57771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学案+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45148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自然环境,差异性,人教,地域,教师,答案
    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课时作业1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A) (时间:30分钟 满分:55分) 基础达标   研究表明,某类植被垂直带的带幅一般在1 000米以内。我国秦岭中部太白山的某植被垂直带垂直高差达2 300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带幅最宽、结构最复杂的“超级垂直带”。图1示意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的关系,图2示意太白山“超级垂直带”分布。据此回答1~3题。 图1 图2 1.图示甲乙丙自然带分布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甲自然带年平均气温为20~30 ℃,降水充沛,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带,乙自然带年平均气温为5~20 ℃,降水较多,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丙自然带年平均气温为-5~5 ℃,降水较少,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丁地年降水量较小,气温冬冷夏热,为温带草原气候。因此,甲乙丙植被的演变符合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正确,A、B、D错误。 2.“超级垂直带”的植被类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秦岭太白山南坡的基带是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秦岭北坡基带位于暖温带南界,山地海拔较高,导致北坡几乎包含了完整的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地理区域,热量条件能满足绝大多数落叶林物种的生长,且与水平分异的温带落叶林相邻,故“超级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应是落叶阔叶林,对应图中乙,B正确。 3.关于“超级垂直带”形成和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白山人类活动干扰少,自然带发育完全 [B] 太白山纬度较低,相对高度高,物种丰富 [C] 气候变暖会导致该垂直带上限上升、下限上升 [D] 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南坡该垂直带上升至雪线 【答案】 C 【解析】 山区的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垂直分布影响小,A错误;秦岭太白山相对高度较小,B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上升,导致该垂直带上限上升、下限上升,垂直带宽增大,C正确;该山海拔较低,且纬度较低,没有雪线,D错误。   托木尔峰位于我国新疆天山山脉的西端,是天山的最高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较为完整。在区域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下,冰雪消融量明显增加。图3为托木尔峰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图3 4.图中①处自然带的名称最可能是(  )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山地灌木林带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处自然带位于山脉南侧的山麓地带,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天山以南是塔里木盆地,降水少,属于温带荒漠,A正确。 5.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将造成当地(  ) [A] 雪线高度下降 [B] 林线高度上升 [C] 地下水位下降 [D] 山麓洪灾减少 【答案】 B 【解析】 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导致雪线位置上升,A错误;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使得热量条件和土壤水分条件改善,林线升高,B正确;冰川消融量增加,会导致下渗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C错误;冰川消融量增加,可能导致山麓洪灾增加,D错误。   垂直地带性植被的常见更替顺序是乔木—灌木—草甸。但在个别山区却存在植被呈逆向更替分布的情况,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图4示意某山区河谷两岸的植被垂直地带分布。据此回答6~8题。 图4 6.根据图文信息,推测该河谷最可能位于(  ) [A] 天山 [B] 阴山 [C] 横断山脉 [D] 祁连山 【答案】 C 【解析】 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山地海拔4 700米左右,2 700~2 900米为暖温带,则海拔更低的2 100米处可能为亚热带,选项中横断山区存在亚热带,C正确。 7.该区域2 100米处的植被可能是(  ) [A] 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 高山草甸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寒温带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