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第2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隔物吸铁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隔物吸铁》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磁铁性质探究的内容。在学生对磁铁能吸引铁制品等基本性质有初步认知后,开展本课对磁铁 “隔物吸铁” 这一特殊本领的探究。这节课围绕 “磁铁能否隔着不同物体吸铁” 以及 “不同磁铁吸力大小比较” 等问题展开。教学内容分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思考问题,即纸张不能直接被磁铁吸住,却能被磁铁固定在黑板上的原因,引发学生对磁铁隔物吸铁现象的好奇。 第二部分:开展多种探究活动。首先,进行隔物吸铁实验,分别隔着练习本、塑料片、布、水、空气等不同物体,观察磁铁是否能吸铁,发现磁铁隔着这些物体也能吸铁的现象,认识磁铁隔物吸铁的本领;其次,进行比较不同磁铁吸力大小的实验,通过借助字典或书本、利用尺子和回形针等方法,探究不同磁铁吸力的差异。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总结磁铁的神奇本领,概括出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并且不同磁铁吸力大小不同;同时拓展相关应用,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利用磁铁隔物吸铁本领制成的物品,如磁扣眼镜盒、磁性队徽徽章、磁扣笔记本等,加深对磁铁这一性质实际应用的认识。 2.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好奇心强,对直观、有趣的科学现象充满探索欲。他们在生活中对磁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比如知道磁铁能吸铁钉等铁制品,但对隔物吸铁以及不同磁铁吸力大小的差异缺乏深入、系统的了解。 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 (1)知道磁铁能隔着空气、水、纸张、塑料等多种物体吸铁。 (2)理解磁铁的吸力大小与自身大小、形状有关。 科学思维: (1)基于磁铁的外观特征预测其吸力差异。 (2)对比实验数据,推导不同磁铁吸力强弱结论。 (3)用准确、简洁语言归纳磁铁的神奇本领。 探究实践: (1)规范完成隔物吸铁实验,关注实验细节。 (2)动手制作纸蜻蜓飞起来装置,实践隔物吸铁的应用。 态度责任: (1)主动与同伴 分工协作,分享实验想法,倾听他人意见。 (2)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磁铁可以隔着空气、水、纸张等吸引铁制品。 难点:通过实验理解磁铁隔物吸铁的能力与物品厚度、磁铁吸力有关,能比较不同磁铁的吸力大小。 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隔物吸铁知道磁铁可以隔着空气、水、纸张等吸引铁制品 能基本能不能吸力比较能比较不同磁铁的吸力大小 能基本能不能让纸蜻蜓飞起来巩固隔物吸铁知识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AI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 磁铁能直接吸铁,能隔着布、纸、玻璃、塑料、木头等物品吸铁吗? 2. 播放AI视频。 3. 教师小结:磁铁不仅直接吸铁,还能隔着薄的物品吸铁。 4. 过渡:想不想亲自动手试试?学生活动1 交流自己的猜想 观看视频,真眼自己的想法。活动意图说明:运用AI赋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环节二:隔物吸铁教师活动2 准备实验材料,引导学生做隔着物品吸铁、隔着水吸铁、隔着空气吸铁实验,亲自体验磁铁的神奇本领。 1. 材料准备:回形针、练习本、塑料片、布、条形磁铁、一杯水等。 2.实验步骤 (1)隔着物品吸铁 一人拿磁铁,让磁铁直立 一人放练习本、塑料片、布于磁铁顶端 一人轻拿回形针靠近磁铁上方 (2)隔水吸铁 教师先抛出问题让学生解决:一枚回形针掉入水中,你能不碰到水取出来吗? 播放AI视频。 引导学生亲自按照视频动手实验操作,强调:磁铁不能碰到水。 (3)隔着空气吸铁 提供操作示意图。 (4)隔着厚木块吸铁 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隔着厚木块吸铁,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