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第一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添加酒精 C.氧气验满 D.称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2.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光柱D.明矾[]可用于净水 3.磷肥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A. B. C. D. 4.如图①~④为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④中仅有3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B.装置③和装置④都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 C.装置②可以方便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D.装置④此时为反应开始进行的状态 5.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表面皿上,露置于空气中 固体表面逐渐潮湿 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该溶液呈酸性 C 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 铝丝表面出现红色固体,溶液蓝色变浅 金属活动性:Cu>Al D 向盛有半瓶水的锥形瓶中滴入一滴红墨水,投入几块活性炭,振荡 溶液的红色褪去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6.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和⑤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氧气 B.装置②和③组合可以用来制取氢气 C.装置②和④组合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 D.装置②可以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 7.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B.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8.某气体甲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变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不含 B.气体甲一定含、,可能含、 C.气体甲一定含,可能含、、 D.气体甲一定含可能含、、 9.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可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出来的是 A.、、B.、、C.、、 D.、、 10.下列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石灰石 B.食盐-NaCl C.烧碱-NaOH D.熟石灰- 1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 C.湿衣晒干 D.酒精挥发 12.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A. B. C. D. 13.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如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A.、 B.、 C.、 D.、 14.同学们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目的 A.证明铁钉生锈一定有氧气参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