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在教室里认一认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区分几个和第几,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感知前、后、左、右的含义,会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了解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将介绍教室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能用这些表示位置的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序数的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认识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和判断标准,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难点 正确区分“第几”和“几个”,会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上面的情境图。师: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要上课了,一(3)班的同学们自觉排队进教室。 预设2:一年级有6个班,我们是一(3)班。 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排队呢 预设:我们在超市结账时要排队,上公交车需要排队…… 师: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有序排队,这样才不拥挤,不混乱,不会有踩踏等危险情况发生。 3.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同学在排队 预设:3个同学。 师:请你数出3个同学,并圈出来。 师:圈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接下来,请你找一找一(3)班教室,把它圈起来。 师:圈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学生说一说。 4.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圈出3个排队的同学,还有一个是圈出一(3)班。请你 想一想,这两个“3”圈的个数一样吗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补充。 师总结:没错,圈出3个人,无论怎么数,只要保证有3个人就可以了。而一(3)班是从一年级6个班中的一(1)班往后数,排在第3个,我们要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去数,只有一(3)班才是排在第3的那个班。 看来,“3”这个数不仅可以表示3个人,还可以表示排在第3个的那个班级。 二、教学前、后、左、右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下面的情境图)观察情境图,描述图中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进教室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 预设1:图中有老师、学生、国旗、黑板、窗户…… 预设2:教室的前面有国旗、黑板,后面有…… 预设3:教室的左边有窗户,右边有…… 只要学生描述得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2.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1)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探究要求。 师: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描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指定学生上台指着图,边指边说。 预设1:国旗在前面,黑板在前面,黑板报在后面。 预设2:国旗在教室的前面,黑板在教室的前面,黑板报在教室的后面。 有的学生可能表述得不完整,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师:你们知道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有什么吗 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结果。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讨论了很多,现在谁来分享一下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有序地一边观察画面,一边描述教室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完整,要引导学生明确空间方位在前面或后面的都是答案。 预设1:教室的前面有国旗。 预设2:教室的前面有黑板。 预设3:教室的后面有黑板报 …… 师小结:一般地,面向我们的方向是前面,背对我们的方向是后面。 三、运用数学,自我介绍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为了让老师更快地熟悉班级,大家都要作自我介绍,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请大家勇敢地亮出自己,介绍一下自己吧! 2.学生讨论。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