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1659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4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365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道德,团团,课时,第二,中秋,圆圆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第3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清单 任务内容 任务预期 学前 1.学唱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2.搜集重阳节、丰收节的相关资料。3.回忆自己平时敬老爱老的行为、过丰收节的经历,用照片、视频等进行记录。 感受节日的美好,联系生活体验,初步认识重阳节、丰收节。 学中 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联系生活体验,围绕三个活动展开交流分享。 通过小组交流展示,了解重阳节、丰收节的起源、习俗,初步感知节日文化内涵,学会感恩,培养敬老爱老的好习惯,认识到努力才会有收获。 学后 结合课堂学习,填写《“我是敬老小能手”行动卡》,并根据行动内容进行评价。 将课内任务延展到课后,进一步强化敬老爱老的意识,主动养成敬老爱老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起源、习俗,初步感知敬老节的文化内涵,激发尊老敬老之情。 2.通过敬老行动实践,懂得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培养敬老爱老的好习惯。 3.了解丰收节的现代意义,感受秋天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懂得努力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初步感知重阳节文化内涵,了解丰收节的现代意义,感受文化多元性。 难点 学会感恩,培养敬老爱老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我是敬老小能手”行动卡》。 2.PPT课件。 3.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四组:“故事讲述组”“习俗解说组”“行动展示组”“丰收分享组”。 学生准备 1.学唱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 2.搜集重阳节、丰收节的相关资料。 3.回忆自己平时敬老爱老的行为、过丰收节的经历,用照片、视频等进行记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这首儿歌你们学会了吗?(生齐答:学会啦!)一起唱起来! 师播放儿歌,师生齐唱。 师:“爷爷为我打月饼,我为爷爷唱歌谣”,多么温馨的画面,多么深厚的祖孙情!秋天里,还有哪些节日也会如此美好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齐唱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与上节课教学保持连续性,引起学生的思考,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精彩课堂 活动一:重阳习俗我来说 师: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同学们一定知道中秋节过后,我们将迎来秋天里另一个传统节日,它就是一(生齐答)重阳节。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生交流:农历九月初九。 师:在我国古代,九被看作是阳数,九月九日是“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关于重阳节的来历,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来听听咱们班的小故事家们给大家带来的故事。 请故事讲述组学生接龙讲述,师PPT出示故事内容: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边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叫桓景的小伙子。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和睦。然而,有一年汝河里忽然出了一个瘟魔,使得岸边很多村庄流行起了瘟疫,死了不少人。桓景看到乡亲们不断死去,非常着急,决定求仙学艺,为民除害。桓景访遍了天下名山,终于寻访到在东南方的山中有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拜费长房为师,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降魔的武艺。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今年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害人,让他赶紧回乡为民除害。他送了桓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又嘱咐桓景先让乡亲们登高避灾,然后再去斩妖除魔。 九月九日那天,桓景带着全村老小登上附近的一座山。他把茱萸叶分给大家,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让每人喝一口。中午时分,瘟魔爬上了河岸,趾高气扬地走进村里。他发现村里一个人也没有,就四处张望,最后发现村民们都躲在山上,便狂叫着向山上冲去。刚到山脚下,突然一阵浓郁的茱萸叶香和菊花酒气迎面扑来,瘟魔顿时头晕眼花,哼哼呀呀地在原地打转。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