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的海舰队的巡洋舰,为十月革命的胜利立下功勋,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巡洋舰作为革命纪念物,现停在涅瓦河畔。十月革命的 “历史见证者”。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9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 阅读“十月革命前的俄国”这一目内容、相关史事,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知识点。 1.二月革命的背景。 2.二月革命的时间、结果、性质。 任务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材料二: 1861年改革后,俄国的工业与其他西方国家的比较:俄国的钢产量仅有美国的1/11,德国的1/8,英国的1/6,法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 合作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十月革命前,俄国情况怎么样?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的工业发展 ①经济: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欧美国家。 材料二: 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民反抗、工人罢工示意图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矛盾尖锐。 材料三:俄国一战强征1500多万壮丁入伍,占全国男劳动力的一半。到1917年,约150万人死于战争,400多万人伤残。国内经济凋敝,粮食紧缺,工厂倒闭,工人罢工不断。 ———《大国崛起》 ③军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 二月革命 时间: 目的: 局面: 结果: 性质: 1917年3月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 口号:“打倒沙皇”“打倒战争” 一、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VS 工兵代表苏维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政权)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国家政权) 工兵代表苏维埃 苏维埃:俄语“代表会议”或会议的意思,是俄国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 性质: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阅读“十月革命”这一目内容、人物扫描及图片,探究以下问题,并在书上勾画知识点。 1.列宁的革命活动。 2.十月月革命的概况(时间、领导人、指挥部、目的、结果、性质、特点)。 任务二:十月革命 1893 年,他在彼得格勒(当时名为圣彼得堡)参 加了秘密的马克思主义小组。1895 年,他将分散的小组统一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年 12 月,列宁被捕,后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 年 4 月,流亡在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受到成千上万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 人物扫描 列宁 (1870—1924) 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了《四月提纲》 1917年7月,俄军前线战败,工人抗议游行遭到镇压(七月流血事件),列宁提出武装夺取政权 1917年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包括革命士兵、赤卫队员等在内的约20万起义者占领了彼得格勒的铁路、银行、中央发电站、电话局等战略要地。7日晚,起义者包围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相关史事 十月革命 时间 领导者 指挥部 大事件 性质 结果 特点 阅读教材P40-42“十月革命”这一目内容,梳理十月革命的概况。 1917年11.6(俄历十月) 列宁 彼得格勒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 占领冬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建立苏维埃政权 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城市包围农村) 阅读“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这一目内容、材料研读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