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2201

4.2中国的工业 六字教学法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8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格式,八年级,地理,教版,2025-2026,中国
  • cover
湘教版(2024)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的工业》教学设计(教案) 基于核心素养+六字教学法设计 本节内容需要 1课时 本学期累计课时总第 课时 主备教师 小组教师 上课教师 上课时间 20 年 月 日 星期 本节课题 第四章第二节 中国的工业 核心素养目标 1. 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中国工业分布图,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 综合思维:理解工业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相互关系,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 地理实践力:通过案例分析(如首钢搬迁)、读图分析等活动,提升地理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 人地协调观:认识工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中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 教学难点 理解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分析传统工业区改造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 建立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观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首钢搬迁前后对比图片,提出问题:"为什么国家要将首钢从北京迁到河北曹妃甸?搬迁后原厂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工业发展与城市环境的关系。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初步看法。 通过真实案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预习检测 提出问题: 1. 什么是工业?工业生产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2. 我国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3.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工业部门吗?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预习成果。 检测学生预习情况,了解学情,为新课讲授提供依据。 讲授新课 1.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详细讲解: - 工业的定义和分类(重工业、轻工业) - 工业的作用: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 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原材料、劳动力、动力、厂房设备、物流运输 - 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资源、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等 提问:"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工业产品?它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帮助学生建立工业基本概念,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联系生活实际增强理解。 2. 世界工业制造大国 详细讲解: - 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从薄弱基础到世界制造大国 - 主要工业部门: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 工业成就:200多种产品产量世界第一 - 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规划 提问:"你知道'中国制造'在世界上有哪些影响吗?" 听讲并记录重点,思考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和挑战,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辉煌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必要性。 3. 中国工业的分布 详细讲解: - 历史分布特点:集中在东部沿海 - 现状分布:东部密集,中西部稀疏 - 主要工业区:辽中南、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 - 传统工业部门分布:煤炭、石油、钢铁、机械、纺织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展示中国工业分布图,提问:"为什么我国工业分布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观察工业分布图,听讲并思考工业分布的特点和原因,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理解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认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4. 蓬勃发展的高技术产业 详细讲解: - 高技术产业的作用: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 重要成就领域:航天、导航、计算机、新能源等 - 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 "灯塔工厂":智能制造代表 提问:"你知道哪些中国的高科技成就?它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认真听讲,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成就,思考高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成就,认识科技创新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对科技的兴趣。 分组讨论(议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首钢为什么要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 提供讨论角度: 1. 首钢原址在北京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2. 曹妃甸承接首钢有哪些优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