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激昂的歌词,唱出了近代工人阶级的觉醒与抗争。而这场席卷全球的工人运动浪潮,背后正是一种科学理论的指引。 今天,我们就通过第21课《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兴起》,探寻《国际歌》诞生的思想根源,了解马克思主义如何为工人运动点亮方向。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自主学习·问题引领 01 马克思和恩格斯 问题1、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情、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02 《共产党宣言》 问题1、发表时间、地点、内容 问题2、意义 03 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问题1、巴黎公社的地位 壹·马克思与恩格斯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市一个律师家庭。 1835年-1841年中学毕业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 1842年为《莱茵报》撰稿,抨击普鲁士政府。1843年被迫移居巴黎。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二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一起讨论各种理论和欧洲工人运动。 主要著作有《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 1883年在伦敦病逝。 1.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1818.5.5-1883.3.14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壹·马克思与恩格斯 2.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冯·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誉为"第二提琴手"。 他为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资本论》等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1.28~1895.8.5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壹·马克思与恩格斯 1844年8月2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相约在巴黎著名的摄政咖啡馆见面。两个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开怀畅饮了十天之久。他们痛骂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公,恩格斯更是将工业文明形容为“肮脏物质拼凑成的悲苦”,他们彼此发现在“一切理论领域当中意见都完全一致。” “我一生所做的都是我预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演的只是配角———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恩格斯 3.两人的友谊: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纺织厂 从1750年—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的增长状况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工业革命在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的同时, 是否提高了社会所有成员的生活水平? 沉重的剥削导致工人不断反抗。最初,他们的目标是直接对准机器。后来,工人意识到仅仅争取经济方面的利益是不够的。所以他们开始在政治方面为自己谋求保障。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劳动每天长达15、16与17个小时之多;工资非常微薄,维持不了全家生活。 ———《国际工人运动史》 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的生活 ↓ 工业资产阶级 19世纪工人在工厂里劳作 ↓ 工业无产阶级 ①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壹·马克思与恩格斯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英国宪章运动 提高工资待遇 提高工资和反对 资产阶级剥削压迫 争取普选权等 政治权利 失败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一、马克思与恩格斯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辨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