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63762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0304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实验,九年级,2024,人教,化学,学年
    实验活动3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实验讲解 试剂 石灰石(或大理石)、 稀盐酸  反应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发生装置 验证方法 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溶液 变浑浊 ,则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 木条熄灭 ,则证明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 存放方法 盖好玻璃片的集气瓶 正放 在桌面上 (2)以下装置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固体与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        其中,A装置操作简便但产生的气体量少;B装置便于添加液体试剂且产生的气体量大,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C与D装置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并能控制反应速率,还有利于节约试剂。 (3)制取二氧化碳的试剂选用探究 ①不用浓盐酸的原因:浓盐酸挥发出的HCl气体会使CO2不纯,且影响CO2的性质。 ②实验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而不用K2CO3、Na2CO3的原因:K2CO3、Na2CO3是粉末状固体,与HCl反应过快,不利于控制反应速率和收集气体。 ③实验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原因:稀硫酸与石灰石(或大理石)反应后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CaCO3的表面,阻止了CaCO3与稀硫酸接触,使反应难以继续进行。 2.二氧化碳的性质 (1)将收集满的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地倒入放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的烧杯里,观察到 蜡烛熄灭 。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然后各滴入1~2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 紫色 。将一支试管静置,向另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 溶液变红色 ,并与静置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进行对比。将通入二氧化碳的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 (3)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然后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B ) 2.下列实验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实验装置及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a的名称: 铁架台 。 (2)实验室用固体乙酸钠和碱石灰加热制取难溶于水的甲烷(CH4),要收集纯净的甲烷,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AD  (从A~F中选择,填字母)。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或C作为发生装置,相比装置B,装置C的优点是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c (填“c”或“d”)端进。 (4)若用实验H验证CO2的性质。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推测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没有做对照实验去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 。 3.同学们设计微型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1)判断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有新物质生成 。 (2)二氧化碳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探究物质间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设计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液体试剂a是 稀盐酸 ,固体试剂b是 大理石(或石灰石) 。 (2)实验中,d处的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紫色石蕊棉球变红色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前,应在c处放 B (填字母)与d处湿润的紫色石蕊棉球形成对比。 A.水 B.干燥的紫色石蕊棉球 C.澄清石灰水 (3)烧杯中蜡烛自下往上依次熄灭,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得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4)该微型实验的优点是 AC (填字母)。 A.节约试剂 B.对空气污染小 C.能同时进行多个性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