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十五 诗人谈诗 学习目标 1.对诗歌主题的把握。 2.诗歌意象的认识。 3.诗歌意境的体味。 4.思想情感的体会。 学习重难点 1.象征意义的理解。 2.诗句含义的揣摩 3.诗歌语言的分析。 一、预习 1.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鲁藜( ) 门槛( ) 曙光( ) 乍( )然 眺望 ( ) 旷野( ) 山峦 ( ) 笼( )罩 弓弦( ) 2.语解释。 【乍 然】: 【山 峦】: 【眺 望】: 【笼 罩】: 【曙 光】: 【洗 礼】: 二 交流 三、展示 1.朗读曾卓《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与鲁藜《一个深夜的记忆》的基础上,请分别概括出这两篇文章的段落大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2)《一个深夜的记忆》: 2.《一个深夜的记忆》中诗人为什么将“流进门槛”的月光误认为是“阳光”?“阳光”还有别的意思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1cnjy.com 3.摩下列各诗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①“月光流进门槛” ②“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 ③“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 4.曾卓对《一个深夜的记忆》的评论有什么独到的体会和见解呢? 四反馈 阅读曾卓的《一个深夜的记忆》,回答下面的问题。 1.阅读诗的第一节,谈谈你对“开门,还是深夜”的理解。 2.阅读第二节,说说诗人在这一节诗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表达一种什么思想? 3.阅读第三节,仔细揣摩“感觉到”这个词的双重含义。 4.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精练,请举一例作点赏析。 预习1、lí kǎn shǔ zhà tiào kuàng luán 1ǒng xián 2.乍然:忽然;突然。 山峦:连绵的山。 眺望:从高处望远处看。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曙光:①清晨的日光。②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前景。 洗礼:比喻重大斗争的锻炼和考验。 反馈 1. “开门,还是深夜”,这是对错觉的纠 出卷网正,但是却又是颇含深意的。因为诗人写此诗时还在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他身处的延安虽是解放区,但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所以“还是深夜”不只是对错觉的纠正,也是在另一层次上对现实的真实感受。 2. 运用联想与想像的手法,通过由风声引起的联想表达对黎明的渴望。 3. 它一方面是指诗人生理上的感觉,即对于 出卷网黎明来临的“光感”;另一方面则是暗示诗人是“对于时代最敏感的人”,而这个诗人“不仅是指他自己”。这就把诗人个人的感受同时代的脉搏跳动,同广大人民的殷切期待融合在一起了。 21教育网 4. 如:举出第一节的“流”,第二节的“仿佛”,第三节的“压”、“流”等词中的一例或其中的一节诗赏析即可。 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