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全民族抗战中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 课标要求: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正面战场的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及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基本史事;结合材料能够正确认识正面战场的抗战;(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2.了解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政府抗日态度的转变,认识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本质;(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3.通过学习正面战场的史事,体会抗日将士在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而激发爱国情感,体会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目 录 01 正面战场的抗战 02 敌后战场的抗战 0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03 全民族坚持抗战 概 念 解 析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正面战场指国民党军队在日军尚未完全控制的地区(如山西、河北等)以大兵团作战方式与日军主力进行的正规战,正面战场是抗战前期的主要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深入日军占领区,建立根据地并开展游击战的区域。以游击战和小规模运动战方式与日军进行交战。抗战相持阶段后,敌后战场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国民政府 中国共产党 相互配合,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驱逐日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感悟人生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一)平型关大捷 1.背景: 识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教材知识,了解平型关大捷的背景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平型关有何战略地位? 材料1:平型关位于山西东北部,长城关口,东连紫荆关,西接雁门关,彼此相连结成一条严固的防线,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是北京西面的重要军事重地。 1937年9月,向山西进犯的日军华北方面军坂垣师团,企图夺取内长城线上的平型关要隘,与自大同南下的日军会合,攻占太原。 2.概况 平型关大捷 时间 地点 部队 歼敌 1937年9月 山西平型关 林彪率领八路军115师 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毁日军汽车100余辆,缴获一批辎重和武器。 3.意义 材料2:国民党第二战区战地动员委员会主任范亭曾经著文写道:“谨按平型关战役,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军的士气。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 材料3:捷报传出,举国欢腾,震惊中外。9月26日,毛泽东兴奋地致电会德、彭德怀:“祝贺我军的第一个胜利!”蒋介石也先后两次致电祝贺嘉勉。数日内八路军总部收到贺电贺信百余封,延安《新中华报》、南京《中央日报》等国内各大报刊、广播电台及英国、法国、美国及东南亚国家的报纸、电台,纷纷报道八路军平型关大捷的消息。石家庄、太原等城市各界群众集会,庆祝八路军出师抗日旗开得胜,首战大捷。 ———高凤山《说不尽的平型关》 平型关遗址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平型关大捷是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太原会战体现出国共两党的密切配合。 随后,中国军队组织忻口会战。11月,太原失守。 忻口会战: 背景: 地点: 时间: 部队: 战果: 日军侵入山西后,频繁轰炸忻口阵地。 山西·代县·阳明堡机场 1937年10月13日至11月2日 八路军一二九师 毁伤飞机24架,歼灭日军100余人。 忻口会战是抗日战争初期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战斗最激烈的一场战役,是太原会战的中心战役。 万里长城万里长, 雁门关下古战场。 阳明堡里一把火, 日寇飞机一扫光。 (二)台儿庄战役 1.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沿津浦路从南北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