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5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瞧,他正在喂鸡呢!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连加。 (1)课件演示,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上面的情境图。 教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见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汇报:小朋友在给5只小鸡喂食,然后又跑来了2只,最后又跑来了1只。 教师:我们已经学了简单的加法,在这里还是用一次加法能计算出来吗?我们能不能先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指名板演。提示:可以用“○”表示小鸡。 教师总结:原来有5只,表示为,先跑来2只,表示为,又跑来一只,表示为。 教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但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比较麻烦,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呢? 学生思考,部分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加法。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教师课件演示三个部分的小鸡下面分别出现5、2、1三个数字,提出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把5只、2只、1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2+1。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3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作连加。 (2)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教师教学连加算式的读法:5加2加1。 学生跟读。 教师:从刚才算式的读法中,你认为这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汇报。 教师一边板书算法,一边说明运算顺序:先算5加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来的“7”要写出来。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要先加前面的两个数,再把算出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得到最终的得数。 请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连加的运算顺序。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理解连减算式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下面的情境图。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2只,又跑走2只,还剩几只? 教师:同样地,我们可以先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有没有同学可以到黑板上画一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回答。 学生踊跃发言,并举手,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原来有8只小鸡,表示为,先跑走2只,表示为,又跑走2只,表示为。 教师: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想一想其他比较简单的方法。(出示课件)要求还剩几只,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样列式呢?动手试试看。 学生列式并汇报: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8只里先减去2只,再减去2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2-2。 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像这样从总数里连续去掉一部分,用两个减号将3个数连在一起的算式叫作连减。 (2)探究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加算式的读法,现在谁会读这道连减算式? 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拨:8减2减2。全班齐读。 教师:根据读法,请你说说这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说明运算顺序:,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向学生强调要搭桥画线,先算出来的“6”要写出来。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要先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算出的得数再去减第三个数。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59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并填空。 2.完成课本第61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