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案 第三单元 我的家乡美 第11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不同职业的家乡人,认同他们为家乡发展与生活付出的价值。 道德素养:学会感恩家乡人的帮助与奉献,提升尊重他人、心怀感激的素养。 法治观念:初步感知 “诚信模范” 等榜样的法治精神,树立遵守道德规范的意识。 健全人格:感受家乡人的温暖与正能量,培养积极向善、尊重劳动的健康心态。 责任意识:明确向家乡人学习、传递温暖的责任,萌发服务他人与家乡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家乡人的温暖与正能量,培养积极向善、尊重劳动的健康心态。 【教学难点】 学会感恩家乡人的帮助与奉献,提升尊重他人、心怀感激的素养。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观看视频《回乡偶书》,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里藏着好多温暖的家乡人 ——— 帮你剪美发型的王阿姨、扛快递上楼的张叔叔,还有默默修电路的电工师傅。他们用双手和善意,让我们的日子更舒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家乡人的可亲可敬,学会把这份温暖记在心里,好不好呀?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 【活动一】生活在身边的人 说一说: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的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 王阿姨的理发故事 王阿姨的理发店开在老槐树下,木转椅吱呀作响,镜子上贴着小红花。她剪发时总夸我发质好,还会根据我的脸型调发型。上次我怕剪短哭鼻子,她就慢慢修出齐肩碎发,别上小花卡子,镜子里的我眼睛亮晶晶的,从此每次理发都要攥着妈妈的手往她店里跑。 快递员张叔叔的故事 张叔叔的快递小车总载着鼓鼓的包裹,车把上挂着个旧保温壶。他记性特别好,知道我家在三楼没电梯,每次他都亲自扛上来。上次我网购的童话书到了,他特意等着我放学,笑着说 “小书虫,新书可得爱惜着看”。现在我总在窗边等他的车铃响,像盼着拆开一份份温暖的惊喜。 (3)乡亲们来帮忙的故事 秋收时爸妈忙着割稻子,我蹲在田埂上数稻草人。忽然听见拖拉机声,隔壁李婶带着乡亲们来了,有的递水有的捆稻,王大爷还教我扎稻垛。傍晚他们围着院子吃玉米,笑声比谷堆还高。妈妈说 “远亲不如近邻”,那天的晚霞里,我看见乡亲们的身影比稻穗还沉甸甸的。 写一写:我熟悉的家乡人有……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 我熟悉的家乡人有街角修鞋的李爷爷,他的工具箱总摆得整整齐齐,补过的鞋子比新买的还耐穿。生活在他身边,我觉得特别踏实,就像他钉在鞋底的钉子,稳稳托着日子。 我熟悉的家乡人有学校门口的保安叔叔,无论刮风下雨都站在路中间护着我们过马路,冬天手套上总沾着融雪的水珠。生活在他身边,我觉得连脚步都轻快了,知道有他的保护,我们很安全。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些我们没见过面的人,他们是: 停电了,好黑啊,找谁来修呢?电工师傅,他们会带着工具匆匆赶来,在黑暗中点亮光明。 一大早就能喝到新鲜的牛奶,送奶的人该起多早啊。送奶工人,天还没亮,他们就已经奔波在送奶的路上了,为我们能喝上新鲜的牛奶,辛勤的付出。 说一说:我想向他们表达感谢,怎么做好呢? 我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奶的叔叔阿姨…… 爸爸告诉我:“这些没见过面的人,都在默默为我们的生活付出。一句感谢、一个微笑,都是对他们最好的回馈,要学会珍惜他们的劳动呀。” 温馨提示:家乡人总是让我们有种亲切感,身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温暖和期待,不管是什么职业,家乡人总是能让我们心中充满温暖,而我们,也要心存感激,用感恩的心去回报家乡人。 【活动二】可敬的家乡人 看一看:观看图片,我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我要为他们点赞! 筑路工人:为了早日修好村前的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