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1147

《水》单元小结和科学阅读 教学课件(17张PPT)+教案+素材

日期:2025-09-2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57501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小结,科学,阅读,教学课件,17张
    (课件网) 《水 ——— 第二单元小结和科学阅读》 (教科版)三年级 上 《水 ——— 第二单元小结和科学阅读》 同学们,这些活动里,我们发现了水的哪些秘密?”“这节课我们要给‘水’单元做‘知识大总结’,还要读有趣的科学文章,发现‘亚洲水塔’中水变化的秘密! 新知导入 聚集 水的三态变化(液态 — 固态 — 气态转化 )、水的特征(溶解、流动、有一定体积 )、水的应用(生活饮用、农业灌溉等 )的卡片,这些知识在单元里帮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探究新知 这些知识帮我们解释了湖水结冰、雪糕熔化等三态变化现象,弄清了食盐溶解、粗盐分离的原理,还解答了 “白气” 是什么等问题,也让我们理解水在生活、农业中应用的依据,解决了对水的性质和变化的疑问。 固态冰川、液态水、气态水汽”,提问 “这些形式如何转化? 通过实验我们证明了水能从液体变成固体和气体,也能变回液体。水还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性,一些物质与水混合,有的容易溶解,有的不容易溶解。水不仅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利用水还可以将其他物质分离出来。物质总是不断变化着,物质还会相互作用。 “亚洲水塔”中水的变化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具有南极、北极之外最大的冰储量。高原之上的湖泊面积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是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亚洲 十多条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有“亚洲水塔”之称。 在这个庞大的“亚洲水塔”中,水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间不断变化。首先是固态水,主要有冰川、积雪等。其次是液态水,主要以河流和湖泊的形式存在,很多河流和湖泊的水需要冰川融水来补充。最后是气态水,主要是地表水和海水蒸发,通过季风输送到青藏高原上空形成大量水汽,然后再通过降雪和降雨的方式变成固态和液态水。这样就形成了水的固、液、气三态循环变化。 “亚洲水塔”为世界近40%的人口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非常重要。我国科学家团队正在监测青藏高原“亚洲水塔”的动态变化,为保护“亚洲水塔”提供科技支撑。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属于水的三态变化的是( ) A. 水结冰 B. 水流动 C. 水溶解食盐 2.“亚洲水塔” 中水的主要存在形式不包括( ) A. 固态冰川 B. 液态雨水 C. 气态氧气 3.水的特征不包括( ) A. 能溶解物质 B. 有固定形状 C. 会流动 C B A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1.水的三态变化只和温度有关。( ) 2.保护 “亚洲水塔” 的水生态,能帮助下游地区稳定用水。( ) 3.水在生活中只有饮用一个作用。( ) √ × × 课堂总结 水的知识真奇妙,三态变化随温调;溶解流动有特征,生活应用少不了;‘亚洲水塔’藏水宝,变化影响生态好;珍惜水源护生态,知识助力责任挑!”(带领学生拍手念口诀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水的知识,读了科学文章,知道水的性质、变化和生态关联,要学以致用哟!” 板书设计 水 ——— 第二单元小结和科学阅读 一、水知识框架(贴知识卡片) → 水的特征:溶解、流动、无固定形状(三态变化基础 ) → 三态变化:液态 固态(温度降低 )、液态 气态(温度升高 / 降低 ) → 生活应用:饮用、灌溉、溶解物质等 → 生态关联:“亚洲水塔” 水变化影响下游生态(如冰川融化、水资源平衡 ) 二、科学阅读发现(贴关系图 ) “亚洲水塔” 水变化: 存在形式(固态冰川、液态水、气态水汽 )→ 变化(温度等导致三态转化 )→ 影响(生态、人类用水 ) (贴学生绘制的 “水 — 生态 — 人类” 关系图 )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