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 二年级上册 《物体的位置》单元 2.它有多远 教学设计 单元 《物体的位置》 课题 它有多远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年级: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知道远近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通过数方格,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长短可以用数据说明。 科学思维 通过方位分析,知道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远近是两个物体之间的长短。 探究实践 通过参与活动,能用方位词和数据,具体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通过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在生活说明物体所在的位置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 态度责任 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倾听,乐于练习。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正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小篮球,钢球,乒乓球;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关于“位置”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PPT) 图片:指路 提问1:他们谁说得准确? 提问2:小花说的缺少了什么? 提问3:小刚说得好在哪里呢? 提问4:怎样说才能更清楚呢? 小结:把位置说清楚要有标志物、方位词和距离。 二、科学探究(预设25分钟) 1.用远近描述。[材料准备:小篮球,钢球,乒乓球,PPT] 提问1:这两个球距离篮球,哪个远,哪个近呢? 提问2:这两个球距离乒乓球,哪个远,哪个近呢? 提问3:这两个球距离钢球,哪个远,哪个近呢?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4:这些描述有哪些相同之处?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两个球 距离 近 、远 小结:我们在说明物体位置时,还会用距离远近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2.用数据描述。[材料准备:PPT] 提问1:三个球之间距离有多远? 提问2:用什么方法能说明得更准确?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3:这些描述有哪些相同之处?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两个球 方位 距离 近、远 6格、8格 小结:用方位和数据描述能更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3.指挥小兔吃萝卜(PPT) 谈话:我们做个“小兔吃萝卜”游戏,比一比,哪个组小兔吃的萝卜多。 指导:游戏规则 1.两人一组,只有指挥者能看见“胡萝卜”。 2.小兔只能直走,不能拐弯、斜走或跳跃。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小结:指挥者很重要,同学间的配合更重要。 三反思、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描述物体的位置,要说明它在某个物体的什么方位,还要说明什么? 2.提问:确定标志物与物体的位置有关系吗? 3.提问:为什么要用数据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呢?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 )来说明。 A.远 B.近 C.左 D.右 2.用( )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最准确。 A.远 B.近 C.数据 D.标志物 3.“大树的右边不远处有一个花园。”这句话描述( )的位置。 A.大树 B.右边 C.花园 D.距离 4.“有个东西埋在距离大树北面4步远的地方。”这句话中,标志物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