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科版 二年级上册 《物体的位置》单元 1.它在哪里 教学设计 单元 《物体的位置》 课题 它在哪里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习内容及要求 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2年级:①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上下、远近等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和方向。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知道的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通过练习,学会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科学思维 通过方位分析,知道物体的位置变化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探究实践 通过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通过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体验在生活说明物体所在的位置需要找到一个参照物。 态度责任 感受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真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善于倾听,乐于练习。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的一个物体所处的位置是相对另一个物体而言的。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能正确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位。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大方位图;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今天,我们要来研究关于“位置”的问题。 一、问题情境:(预设5分钟) 1.谈话导入 谈话:爸爸和妈妈带着小花去游乐场玩。小花看见卡丁车,说:我想去玩卡丁车。妈妈说:卡丁车在哪里?小花说:在那边。爸爸困惑地说:到底在哪里? 提问1:爸爸为什么会感到困惑? 提问2:小花应该怎么说呢? 小结:准确描述才能把位置说清楚。 二、科学探究(预设25分钟) 1.用方位词描述。[材料准备:方位图卡,PPT] 提问1:小猫在哪里? 提问2:为什么小花说在小猫在花瓶的左边,小刚说小猫在花瓶的右边?谁说错了呢? 提问3:小猫所在的位置有多少种说法? 提问4:这些说法有哪些相同与不同? 全班交流、分析。(板书) 相同:小猫 不同:左,花瓶;右,花瓶;前,镜框;后,花瓶;上,桌子;下,灯。 小结:我们在说明物体位置时,一般都会用前、后、左、右、上、下,这些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找准标志物。 提问1:旗杆的位置在哪里?有多少种说法?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提问2:这些描述方法用的方位词有哪些?相对于哪个物体来说的? 全班交流。(板书) 物体 方位词 标志物 旗杆 前、南 教学楼大门 后、北 小刚 西 树 东 通知栏 小结:先要确定标志物,再确定方位。就能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三反思、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1.提问:如何选择合适的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提问:描述物体的位置为什么要先确定标志物,在确定方位? 3.提问:描述物体的位置,与描述人所面向的方位有关系吗?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描述花瓶所处的位置,用( )方位词。 A.上 B.下 C.左 D.右 2.玩具车在桌子( )面。 A.上 B.下 C.左 D.右 3.“小刚的座位在小林的右边。”这句话中,描述的物体是( )。 A.小刚 B.小林 C.小刚的座位 D.右边 4.“学校在我家的东边。”这句话中,标志物是( )。 A.东 B.学校 C.我家 D.校门 5.“小玲走在小明的右边。”这句话中,方位词是( )。 A.前 B.后 C.左 D.右 二、判断题 1.“小猫在学校的操场上。”这句话把小猫的位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