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蓑烟雨工作室基于2022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学科 历史 年级 九年级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课题 第17课 君主立宪制的英国 课时 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的开篇,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前承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后启美法资产阶级革命,是理解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起源的关键。教材以“议会与王权的斗争—革命历程—君主立宪制确立”为逻辑主线,层层递进。先是通过《大宪章》和议会起源,铺垫权力斗争的历史传统;再按时间顺序呈现1640至1688年革命进程,突出“光荣革命”的转折意义;最后聚焦《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解析制度创新。内容设计上既收录《大宪章》《权利法案》等原始史料,培养实证能力;又通过革命曲线图揭示其曲折性,渗透唯物史观;还关联现代君主立宪制国家,体现历史延续性。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时序感和抽象思维能力,对“资产阶级革命”“民主制度”等概念有初步认知,但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殊性理解不足。他们对光荣革命为何光荣等问题易产生困惑。学生对现实政治现象兴趣浓厚,可作为认知切入点。但对《大宪章》与《权利法案》的历史联系、革命曲折性的深层原因缺乏深入思考。因此,教学中需结合史料解读和图表分析,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同时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复杂性角度认识革命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要求:知道英国 1640年革命,了解《权利法案》文献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依据新课标要求,本课需重点落实以下核心素养目标: 1.通过了解《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起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英国“光荣革命”是历史传统下的延续与发展。通过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初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制度是历史的进步。(史料实证、唯物史观) 2.通过学习1640年革命、“光荣革命”与《权利法案》,初步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史意义。(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3.通过分析有关《权利法案》的材料,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提升分析概括能力。(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四、教学重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权利法案》的内容与意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五、教学难点 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光荣革命”的实质;君主立宪制与君主专制的差异。 六、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法、讲授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自主归纳、材料分析、史料实证、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复备 (一) 新课导入 【导入】出示图片———英国国王查理三世与首相里希 苏纳克,在英国,76 岁的国王与 44 岁的首相,谁掌握实际权力?这种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今天我们将通过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探寻君主立宪制的起源,解答这一问题。 思考问题,准备步入本课学习。 从现实政治现象切入,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 新课讲授 环节一:议会与王权的斗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 (一)英国议会的由来 【讲授】出示图文材料,简要介绍英国议会的由来。强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大宪章被利用作为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被确定为英国宪法性文件之一。 【提问】出示材料,依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说说《大宪章》确立了什么基本原则?焦点问题是什么? 【讲授】出示历史图片,讲述英国议会制度的基本确立,自从有议会开始,想要加强王权的英国国王与限制王权的议会之间就一直存在矛盾…… 知道英国议会的由来。 【回答】王权有限、王在法下。焦点是:限制王权。 通过梳理《大宪章》与议会起源的历史,帮助学生理解英国权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