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5650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20《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71次 大小:177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同步
  • cover
《古诗三首》同步练习(《鹿柴》《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基础演练场 1.看拼音,写诗句或字词 (1)《鹿柴》中 “空山不见人,( )” 写出了山林的幽静。 (2)《望天门山》里 “天门中断楚江开,( )” 描绘了江水奔腾的景象。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中 “( ),山色空蒙雨亦奇” 展现了西湖的不同风姿。 (4)liú shuǐ( ) rì yuè( ) shān fēng( ) hú miàn(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返景(jǐng yǐng) 青苔(tái tāi) 中断(duàn duān) 碧水(bì pì) 淡妆(zhuāng zuāng) 相宜(yí yì) 3.辨字组词 空( ) 见( ) 人( ) 返( ) 景( ) 控( ) 现( ) 入( ) 反( ) 影( ) 门( ) 开( ) 碧( ) 岸( ) 湖( ) 们( ) 升( ) 壁( ) 按( ) 胡( ) 4.查字典填空 (1)“照” 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照” 在《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中意思是( )。 (2)“孤” 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孤” 在《望天门山》“孤帆一片日边来” 中意思是( )。 5.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但: )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回: )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欲: ;相宜: ) 6.按要求写句子 (1)用自己的话写出《鹿柴》“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的意思。 仿照《饮湖上初晴后雨》中 “欲把西湖比西子” 的比喻手法,写一句描写景物的句子。 二、阅读小天地 (一)课内古诗阅读(《鹿柴》)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这首诗描写的是( )时分山林的景象。 A. 清晨 B. 正午 C. 傍晚 D. 深夜 2.诗句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以 “” 衬 “”,突出了山林的_____。 3.诗的后两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从这首诗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课内古诗阅读(《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诗中的 “楚江” 指的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珠江 D. 淮河 2.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 “_____” 字写出了楚江冲破天门山的磅礴气势。 3.用 “﹏﹏” 画出诗中描写动态景物的句子,用 “____” 画出描写静态景物的句子。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课内古诗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诗的前两句分别描写了西湖( )和( )时的景色。 A. 晴天 B. 阴天 C. 雨天 D. 雪天 2.诗句 “水光潋滟晴方好” 中 “潋滟” 的意思是( ) A. 波光闪动的样子 B. 水面平静的样子 C. 水流湍急的样子 3.诗人为什么把西湖比作 “西子”? 这首诗表现了西湖怎样的特点? (四)课外阅读(古诗对比阅读)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这首诗描写的是( )的西湖景色。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中,“ ” 和 “ ” 两个词写出了莲叶和荷花的色彩特点。 3.对比《饮湖上初晴后雨》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两首诗描写西湖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从这两首诗中,你能感受到两位诗人对西湖怎样的情感? 三、思维拓展营 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不同的自然风光,《鹿柴》的幽静、《望天门山》的壮阔、《饮湖上初晴后雨》的柔美。请你选择其中一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