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7134

第六单元 《练习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9次 大小:1961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第六,单元,练习课(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五年级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完成教科书P87~88“练习十九”第5~11*题。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培养灵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及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学情预设】回顾剪拼转化的过程,我们是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和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利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和对应的高相乘。 二、基本练习 1.由学生自己出题,全班学生评价并计算。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给出一个需要测量底和高的平行四边形,请其他同学量出所需的底和高,再计算面积。 ( 【 教学提示 】 教师要学会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从错误中学习。 )预设2:学生编题,其余同学评价数据是否合理后再进行计算。 2.看图列式。 课件出示习题。 (1)解答图1。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独立计算出图1的面积。 学生独立列式。 师:图1的面积是多少?怎样列式?说说你们的想法。 【学情预设】预设1:大部分学生会列出5.3×2.5,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分析,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里的5.3 cm是平行四边形的底,2.5 cm是这条底上的高。 预设2:也有学生列出5.3×4,出现此种算式时,教师引导学生判断,分析5.3 cm和4 cm是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所以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预设3: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列出4×2.5,引导学生分析,4 cm是底,2.5 cm是高,但是2.5 cm不是4 cm的底对应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是底与对应的高相乘,所以这个算式是错误的。 (2)解答图2和图3。 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尝试,计算出图2和图3的面积。 学生独立列式后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图2学生会列出算式1.9×3.4。图3中2.4 cm的底对应的高在图形外面,学生很容易弄错,针对错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在哪里,并列出正确的算式。 师:你觉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 【 教学提示 】 最后一个空是开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尽可能多的答案。 )【学情预设】学会看图,找到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对应的高。 3.课件出示习题。 学生口答。最后一列学生可能有多种答案,只要正确,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师: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底或高? 【学情预设】平行四边形的底=面积÷高;平行四边形的高=面积÷底。 【设计意图】通过基本练习,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底与高的对应关系。其中,让学生自己出题、自己解答的环节,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数感、数形结合思想和空间观念,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三、指导练习 1. 完成教科书P87“练习十九”第5题。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注意收集学生的解答结果。 师:这里出现了两种解法,大家一起来看看。哪种方法是正确的?解答时,要注意什么? 解法1:250×84=21000(m2)  14.7÷21000=0.0007(吨) 解法2:250×84=21000(m2)  21000 m2=2.1公顷 14.7÷2.1=7(吨) 师:仔细观察,你们认为哪种解法是对的?从这两种解法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情预设】解法2是对的,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单位。这道题要在计算出麦田的面积后,将“平方米”转换成“公顷”作单位,然后用除法计算出第二问。 2.完成教科书P88“练习十九”第7题。 ( 【 教学提示 】 教科书 P88“练习十九”第7题是一道综合运用的题目,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师:这道题中的平行四边形与正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