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 解方程(2)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例2、例3,完成教科书P68“做一做”第1、2题和P70“练习十五”第4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步骤和过程,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和解方程的策略。 3.在解方程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解方程的思维过程和数学转化思想,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不同难度的方程的策略和步骤。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习题。 让学生口述解方程的过程,教师适时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回忆解方程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 二、探索新知 1.解形如ax=b的方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8例2天平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大家能列出方程吗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后,根据图意写出方程:3x=18。 师: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怎样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2)] ( 【 教学提示 】 突出“转化”思想,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会如何解决的旧问题。 )(2)尝试解答。 师:大家能用刚才复习题中解方程的经验来解这个方程吗? ( 【 教学提示 】 反复强调格式:前面要写“解:”,等号要对齐。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指导,规范解答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x=18 解:3x÷3=18÷3 x=6 师:为什么方程两边要同时除以3? 【学情预设】两边同时除以3可以消去3这个因数,这样左边就只剩下x了。 师:这是根据什么来解方程的? 【学情预设】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课件演示小方块消去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两边同时除以3。 师:谁来检验一下这个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呢? 学生独立书写检验过程,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教师指导出示完整的检验过程。 【设计意图】教科书P68例2以3x=18为例,讨论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运用等式的性质2解方程。在教学中凭借天平演示的图示,展现解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交流时让学生先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用天平演示验证后,再说验算过程并请学生自己检验,最后教师展现完整的检验过程,让学生加深印象,规范格式。 2.解形如a-x=b的方程。 (1)课件出示教科书P68例3。 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师:大家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情预设】预设1:不知道20-x=9两边要怎么做。 预设2:两边“+20”或者“-20”都发现做不下去,解不了。 预设3:两边同时“+x”后不知道怎样继续解答。 (2)分析交流,探讨解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困惑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等式两边加上同一个数,加上的这个数是不是一定是一个已知数? ②两边“+x”后方程左右两边有什么变化?后面又应该怎么做? ③这个方程能不能转化为形如x+a=b的方程呢? 学生再次尝试解方程。 师:谁愿意上台展示一下?(指名板演) 20-x=9 解: 20-x+x=9+x(等式的性质1) 20=9+x 9+x=20(等式左右两边交换位置) 9+x -9=20-9(加法交换律,等式的性质1) x=11 教师根据板演的情况适当指导并规范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当未知数在运算符号后面的时候,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进行方程变式,深入体会解方程的策略,同时也渗透了数学转化的思想。 3.归纳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么复杂的方程我们也会解了,那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预设1:我们要灵活运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两边同时消去一个数时,这个数也可以是未知数。 预设2:当运算符号是“-”或“÷”时,要消去运算符号后面的那个数,使方程逐步简化。 预设3:解方程要先写“解:”,等号要对齐,还要检验是否正确。 师:同学们的思维很严密,总结得很完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