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78550

1.2声与听觉(第2课时) 课后巩固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0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44887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2声,听觉,2课时,课后,巩固,练习
  • cover
1.2声与听觉课后巩固练习 (第二课时声波、听觉的形成) 班级_____ 姓名 _____ 学号_____ 一、选择题: 1.人的听觉产生于() A. 听觉感受器 B. 耳蜗 C. 听觉中枢 D. 鼓膜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 B. 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能被人听到 C.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3.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 空气() 空气() 煤油() 软木 钢材 声速/() 340 346 1324 500 5200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 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 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4.人听到声音需要以下结构的参与,请选出正确的顺序() ①听小骨 ②鼓膜 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④外耳道 ⑤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 A. ①②③④⑤ B. ④②①③⑤ C. ④①②③⑤ D. ④③①②⑤ 5.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旨在提醒全球人类注意爱护自己的耳朵。下列生活中有关对耳朵的保护措施及其目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游泳时戴上泳帽盖住耳朵预防耳内进水,防止[①]外耳道发炎 B. 减少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和减小音量,保护[②]鼓膜免受损伤 C. 谨慎用药,防止药物破坏③,使其不能接受刺激,导致耳聋 D. 上呼吸道感染后及早治疗,防止病菌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引发中耳炎 6.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摇晃,此实验说明() A.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B. 蜡烛能够燃烧 C. 蜡烛具有摇晃的特征 D. 声音以波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7.央视一套播放明星义演,资助聋哑人装人工耳蜗。对耳和听觉产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和鼓室组成中耳 B.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大脑 C. 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D. 遇到巨大声响时,张口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 8.关于人的听觉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人耳的听小骨断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 B. 只要人耳的鼓膜破裂,人就会永远听不到声音 C. 若只是传导障碍,则只要能将声音的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人也能听到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如图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将() A. 振动 B. 一直向左运动 C. 一直向右运动 D. 静止不动 10.下列关于人感知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鼓膜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B. 将耳朵堵住后,仍能够感知声音 C. 听小骨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D. 听觉神经损坏的人,仍能够感知声音 11.聆听音乐,感受旋律,让耳朵带你旅行。下列关于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 B. 长时间戴着耳机高分贝听歌很容易损伤[2] C. 晕车与[4]对头部的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 D. 错误用药致聋可植入人工耳蜗重新听见声音 12.人耳失聪后就没有听觉,变为“聋子”。引起耳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听觉神经或听觉中枢受到损害,听觉就很难恢复,这种耳聋是神经性耳聋;如果不是神经性损害,通过医学手段或物理方法也能恢复听力或提高听力,如助听器可帮助提高听力,这种耳聋是传导性耳聋。贝多芬耳聋后用牙齿咬住木棒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B. 贝多芬可能是传导性耳聋 C. 贝多芬应该是神经性耳聋 D. 贝多芬的听觉中枢是正常的 二、填空题: 13.把一块石头扔进水里,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波纹向四周散去。与水波的传播相似,声音也是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作_____。 14.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