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0027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新课预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历史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227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解析,八年级,历史,2024,统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5 雷州市模拟)辛亥革命后,随着人们政治、社会地位的提高,更多的人对国事政事发生了兴趣,开始将集会、结社、选举等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出现了关心政治,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心态。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B.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C.推动了民主共和观念的传播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2.(2024秋 达州期末)2025年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下列有关孙中山的事迹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B.提出民族主义、民主主义、民生主义 C.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D.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3.(2024秋 惠阳区期末)孙中山回国之初,虽然宣称:“革命之目的不达,无议和之可言”,但是他在就任大总统时只能承认议和的事实。1月2日他致电袁世凯说:“文不忍南北战争,生灵涂炭,故于议和之事,并不反对。”材料体现了(  ) A.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 B.袁世凯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 C.列强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D.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2025 岳麓区校级三模)1925年孙中山逝世,蔡元培在孙中山挽联中写道,“是中国自由神,国民五枚,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务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结合史实,下列选项最符合挽联内涵的是(  ) A.孙中山推翻了封建制度,但未能阻止军阀割据 B.孙中山建立中华民国,实现了民生主义的内容 C.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终结君主专制,但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D.孙中山倡导国共合作,并通过北伐战争基本统一全国 5.(2025 扬州)革命党人秋瑾曾写下“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诗句,体现了革命志士(  ) A.支持虎门销烟的决心 B.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C.创办洋务企业的热情 D.坚定捍卫五四运动进步思想的意志 6.(2024秋 汕尾期末)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他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这表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 A.顺应历史潮流而改变 B.以推翻帝制为主要任务 C.走上了共产主义道路 D.从俄国十月革命得到了启示 7.(2025 郑州模拟)武昌起义爆发第二天,上海《民立报》便特设“武昌革命大风暴”等专栏,持续报道起义进展的消息和图片。报纸“日销多至两万份,昼夜印机不停”,异常地受读者欢迎。这反映了(  ) A.民众渴望了解社会变革 B.清朝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C.报纸舆论推动社会变革 D.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8.(2025春 罗庄区期末)1911年10月10日夜,湖北新军工程营士兵程定国打响武装起义第一枪,革命党人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次日攻克总督衙门,成立湖北军政府。这一事件(  ) A.引发各省纷纷独立,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彻底终结 C.由孙中山亲自领导并制定详细作战计划 D.直接促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9.(2025 鲁山县二模)1905年,某私塾改制为新学堂,课程内容由之前的四书、五经、试帖诗等变为国语、算术、常识、体育等。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白话文的推广 C.维新思想的传播 D.科举制的废除 10.(2024秋 殷都区期末)《中华民国史》写到:“1905年,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齐心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当时成立的“大团体”是(  ) A.中国同盟会 B.强学会 C.兴中会 D.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