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1096

20 苏州园林 同步练习 (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10-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1126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苏州园林,同步,练习,学生,教师
    20 苏州园林  1.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   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lòu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bàng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   。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对称.( chèn )   回廊.( láng ) lòu( 镂 )空 无所依bàng( 傍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A.避免 不是 深度 B.避开 不是 升度 C.避免 不仅 升度 D.避开 不仅 深度 (3)苏州园林的花墙的特点是 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 ,廊子的特点是 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 。 (4)写出选段第1段中最后一句话运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说明方法:打比方和作比较。 作用:运用打比方、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各式建筑比作各类图画,将苏州园林与对称性建筑相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引用 ) (2)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举例子、打比方 ) (3)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举例子 ) 3.文学常识填空。 《苏州园林》选自《 百科知识 》,作者是 叶圣陶 ,原名叶绍钧,字 圣陶 ,江苏苏州人, 作 家、教育家。 4.学习了本文,班内开展了“话说园林”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苏州园林的美景令人陶醉,小张同学为了表达对它的赞美,拟写了一副上联,请你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桂林山水甲天下 下联: 示例:苏州园林冠江南 (2)下面是某同学游览苏州园林后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助她修改。   很早以前就听别人说过素有“天下园林之母”美誉的苏州园林———拙政园。我内心向往已久,这次利用假期,[甲]我乘车南下,来到号称东方威尼斯的苏州,终于目睹了拙政园的美丽风采,那可真是叫鬼斧神工![乙]园林的结构、布局、内容等……无不给人以美感。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用词不当问题,应将“ 鬼斧神工 ”改为“ 匠心独运(或“独具匠心、秀美绝伦等”) ”。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重复赘余的问题,应把“ 等(或“……”) ”删去。 (3)小雅参加的“江浙文化夏令营”,每天都开设了丰富的文化主题活动。下面几项活动中,她最不可能体验的一项是( C ) A.欣赏苏州园林的建筑之美。 B.品尝宁波的著名小吃猪油汤圆。 C.扮演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 D.走进鲁迅的故乡,坐坐乌篷船,听听社戏。 ◆课内精读 阅读《苏州园林》,回答问题。 5.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具体说明。 采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文章第1段和第2段先总写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这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然后从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建筑的色彩美三个细微方面具体说明。 6.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总体特征: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7.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