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1892

第五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0-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5424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哲学,必修,编版,思想政治,统编
    课时跟踪检测(五) 寻觅社会的真谛 一、基础练 1.“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这告诉我们,社会历史的起点是(  ) A.物质 B.劳动 C.社会意识 D.社会存在 2.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综合国力和海外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年轻一代面对西方国家时更加自信。《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连续两年的数据显示,“平视”乃至“俯视”西方的中国年轻人比例持续上升。这说明(  ) ①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形态 ②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具有同步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国家豁免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在此法出台之前,我国长期实行绝对国家豁免政策。近年来,一些外国法院受理反华势力针对我国国家的诬告滥诉,甚至叫嚣剥夺我国根据国际法应享有的国家豁免。制定出台外国国家豁免法,为我国法院管辖、审判以外国国家为被告的民事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是在更高水平上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必然要求。这告诉我们(  ) 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适时完善上层建筑才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③调整和完善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社会矛盾的具体解决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以后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根据相应的一个时期或阶段的形势和任务,分别就经济体制、行政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的改革作出决策和部署。我国不断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①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④顺应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法国博物学家法布尔(1823—1915年)说:“我们在战场上殒命,历史却对这些战场大加宣扬;我们在耕地里繁荣,历史却对这些耕地充满轻蔑、不愿提及;国王的私生子都能在历史上留名,而小麦的源头却无人知晓。人类就是如此愚蠢。”该观点(  ) ①反对夸大“帝王将相”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②肯定了物质资料生产对人类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③承认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 ④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新年贺词中提到“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回顾过往的奋斗路,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党和人民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这表明(  ) ①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②党在实践中将自己特殊利益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 ③党坚持以人民主体地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④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提升练 1.2023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讴歌劳动者,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原因在于(  ) ①劳动者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②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正确预见社会发展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