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2405

18 古诗二首 课件

日期:2025-10-0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9182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二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引入新课 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学了不少古诗,本学期我们还学了《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两首古诗———《江雪》和《敕勒歌》吧! 初读课文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初读课文 敕勒川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借助拼音自读,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试着读出节奏。 初读课文 我会认 绝 径 踪 钓 似 庐 盖 diào sì lú lǒng gài cāng máng 灭 舟 笼 jué jìng zōng miè zhōu   苍 茫 似 sì(似乎 好似) shì(似的) 笼 lǒng(笼罩) lóng(笼子) 我会认 翘舌音 舟 平舌音 踪 苍 后鼻音 径、踪、笼、苍、茫 整体认 读音节 野 我会认 jué 首字母: J 结构: 左右 部首: 纟 笔画数: 9 组词: 绝对 断绝 绝活 笔顺: 会写的字 “纟”略窄,“色”略宽,顶部“丝”低,底部“色”低。 miè 首字母: M 结构: 上下 部首: 一 笔画数: 5 组词: 灭亡 消灭 灭绝 笔顺: 上横不宜太长;点撇左右呼应;长撇正对横画中点起笔,捺画在撇画中部偏上起笔,撇捺舒展。 会写的字 zhōu 首字母: Z 结构: 独体 部首: 舟 笔画数: 6 组词: 龙舟 渔舟 同舟共济 笔顺: 上撇短斜,框形端正,宽窄适中。竖撇不宜写斜。中横较长,偏上。两点上下相对。 会写的字 dú 首字母: D 结构: 左右 部首: 犭 笔画数: 9 组词: 单独 独自 孤独 笔顺: “犭”撇画斜度一致,竖钩弯弧自然。“虫”竖画从“口”中间直下,点画位置恰当。 会写的字 yīn Y 左右 阝 6 阴天 阴历 光阴似箭 首字母: 结构: 部首: 笔画数: 组词: 笔顺: 左窄右宽。“阝”横撇弯钩宜短,竖画正直。“月”框形端正,宽度适中,撇短钩长,三个横向笔画均匀。 会写的字 sì S 左右 亻 6 似乎 相似 类似 首字母: 结构: 部首: 笔画数: 组词: 笔顺: 单人旁撇撇画稍长,竖画有力;竖提稍小,点画位置高;“人”的撇画稍长,点画在撇画中间偏下一点起笔。 会写的字 yě Y 左右 里 11 田野 野生 野外 首字母: 结构: 部首: 笔画数: 组词: 笔顺: 左部稍短,右部稍长。“里”横向笔画排布均匀,竖画正直,最后一笔为提。“予”宽度适中,竖钩端正。 会写的字 dī 首字母: D 结构: 左右 部首: 亻 笔画数: 7 组词: 高低 低层 低头 笔顺: “亻”窄“氐”宽,顶部左右旁齐平,底部“氐”略高。“亻”,两笔相接于横中线上方。“氐”下面一点不要漏掉。 会写的字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大家想一想,在这样的雪景中,如果有一条江,江上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今天,我们就跟随唐代诗人柳宗元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江雪景色。 探究新知 大意:所有山中的飞鸟全都不见了,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 探究新知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虚指所有的山 虚指所有的路 无,没有 消失,没有了 所有的山上都看不到飞鸟的影子,所有的小路都没有人的踪迹。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探究新知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探究新知 渔翁 在这样寒冷寂静的环境中,出现了谁?从“孤”和“独”这两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渔翁的孤独 探究新知 孤舟蓑笠翁 蓑衣和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毛制成的雨衣。 斗笠:用竹篾等编制的遮阳挡雨的帽子。 探究新知 独钓寒江雪 一个,单独 探究新知 渔翁为什么要在这样寒冷的下雪天独自钓鱼呢? 可能是生活所迫。 可能是个人喜好。 探究新知 可能是在寻找心灵的寄托和安慰。 还有可能渔翁并非真实存在,诗人借助下雪天独自钓鱼的渔翁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