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2915

1.4植被与土壤 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28274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植被,土壤,教案,苏教版,2024,科学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课时 4:植被与土壤 一、教案基本信息 教材版本:2025 秋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课时主题:植被与土壤 课时时长:40 分钟 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 对应教材内容:教材 “1 单元 研究土壤” 中 “植被与土壤” 相关内容 二、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土壤形成缓慢(20 厘米耕作土壤需成百上千年),明确土壤面临的危机(水土流失、沙化)及成因(植被破坏、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了解防治土壤流失与沙化的措施(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光伏治沙等)。 科学思维:通过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分析 “有植被” 与 “无植被” 土壤的冲刷差异,推理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结合 “土壤沙化成因”,推导对应的防治措施,培养 “问题 - 成因 - 措施” 的逻辑思维。 探究实践:掌握 “水土流失模拟实验” 的操作方法(准备两块相同土壤、控制浇水条件、观察冲刷情况),能规范记录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学会调查家乡防治土壤问题的措施)。 态度责任:认识到土壤资源的珍贵与脆弱,树立 “保护植被、防治土壤流失与沙化” 的环保意识,关注家乡土壤保护情况,养成 “用实验验证猜想、用调查了解实际” 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理解植被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了解土壤沙化的成因与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分析 “气候、人类活动” 与土壤沙化的关联,理解 “综合防治土壤问题” 的重要性;规范操作模拟实验,控制变量(如土壤大小、浇水量)以确保实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材、PPT(含土壤形成时间数据图、水土流失与沙化实景图、模拟实验步骤图、防治措施案例图)、水土流失模拟实验材料(两个相同托盘、土壤、杂草 / 苔藓(模拟植被)、喷壶、量杯)、家乡土壤问题调查记录表。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提前了解家乡是否有土壤流失或沙化现象(可询问家长)。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土壤的危机警报”(5 分钟) 数据震撼:展示教材中 “土壤形成时间” 数据 ———自然状态下,形成 20 厘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一般需要成百上千年”,提问:“土壤形成这么慢,如果被破坏了,会有什么后果?”。 图片冲击:播放 “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土壤沙化(沙漠边缘)” 实景图,小结:“如今很多地区的土壤面临流失或沙化的危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被与土壤’的关系,看看植被能为土壤做什么”。 (二)探究实践:实验与分析土壤的 “保护与危机”(25 分钟) 第一步:模拟实验 ——— 植被如何保护土壤(12 分钟) 实验讲解:结合教材 “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说明实验目的:“模仿雨水冲刷土壤,看有植被和无植被的土壤,被冲刷的情况有什么不同”。 操作指导: “取两块同样大的土壤,一块种上杂草(模拟植被覆盖),另一块无植被,分别放入两个一端垫高的托盘中”(控制变量:土壤大小、托盘倾斜度相同); “用喷壶往两块土壤上以同样的方式浇同样多的水(模拟降水)”(控制变量:浇水量、浇水高度相同); “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的情况(如托盘底部流出的泥水多少)和积水情况”。 现象与结论:学生观察到 “无植被土壤冲刷严重,流出泥水多;有植被土壤冲刷轻微,流出泥水少”,教师引导得出结论:“植被能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第二步:分析成因 ——— 土壤沙化的 “罪魁祸首”(8 分钟) 教材解读: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土壤沙化成因:“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土壤粉粒、黏粒易被风吹走;另外,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也会让土壤失去保护,造成沙化”。 图片辅助:展示 “乱砍滥伐后的山坡”“过度放牧的草原” 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提问:“针对这些成因,我们能想到什么防治措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