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4317

3.3 平面镜成像 课件(42页) 2025-2026学年物理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1590964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八年级,2024,学制,五四,科版,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三章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第3节 课时1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三章 光现象 鲁科版(五四学制)(2024)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 1.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2.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结合图片展示的场景,研讨为什么“猴子捞月”总是一场空? 知识点一:实像与虚像 站在平面镜前,观察到镜子里有个“你”,让同学拿着光屏在镜后寻找另一个“你”,有什么发现? 举起右手,镜子中的“你”举起的是哪只手?向右摆动身体,镜子中的“你”向哪个方向摆动?走近或远离平面镜,你观察到了什么? 镜中的“你” 1.虚像: (1)定义: 平面镜中的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像的位置上没有光能,因此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我们称它为虚像。 (2)形成原因: S点射向平面镜的所有光线,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相交于S'。 (3)人眼是如何看到虚像的: 光源S发出的一部分光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人眼,人依据光沿直线传播的经验,会感觉到这些光是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S'发出的,S'就是S的像。实际上这些光并非从S'发出,因此将 S'称为虚像。 平面镜成虚像 小孔成像 2000多年前,我国《墨子》中记载了小孔成像的实验:“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 请你在一个纸杯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纸杯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模拟小孔成像。 小孔成像 2.实像: (1)定义: 在小孔成像中,景物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像的位置上会聚了光能,因此像可以呈现在塑料膜上,我们称它为实像。 (2)形成原因: 烛焰射向小孔的所有光线,经小孔后沿直线传播都相交于光屏上形成真实光线的交点,及实像。 对实像与虚像的理解 成因 特点 实例 实像 虚像 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倒立的,既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又可以用光屏承接 小孔成像 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 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直接观察,不能用光屏承接 平面镜成像、倒影 知识点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 设计方案,收集证据 【实验思路】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关键是要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用一块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蜡烛的像的位置. 确定了像的位置,再比较像跟物体的位置和大小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得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 【实验过程】 1. 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沿着玻璃板在纸上画一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板前,通过移动未点燃的蜡烛,找到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在纸上标记蜡烛和像的位置.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 1 2 3 2. 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点燃蜡烛的像的大小是否随蜡烛位置的改变而变化。 3. 换用长度不同的蜡烛,再做几次实验。 实验时注意观察蜡烛像的大小和蜡烛的大小是否相同。 实验器材的作用: 便于记录像、物、平面镜的位置,从而确定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关系及像、物的连线与镜面的关系; 测量蜡烛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玻璃板既可反射光又可以透过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②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的蜡烛. ①确定像的位置时,用未点燃的蜡烛代替点燃蜡烛的像; (1)白纸: (2)刻度尺: (3)玻璃板: (4)外形相同的两个蜡烛: 次数 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cm 蜡烛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