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的集会上,末代皇帝溥仪感慨万分的对熊秉坤说:“感谢你的第一枪,它帮我从一个神变成一个人,由一个皇帝变成了共和国的公民”。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民主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政治纲领的制定、历次武装起义、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等一系列历史事件。 辛亥革命 1.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过程,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与局限。 2.了解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的主要史实。 3.立足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目标 1905至1908年四年间,新设资本万元以上厂矿238家,资本6121.9万元,较上次高潮增长三倍以上。1909、1910年发展势头减弱,但还是有所增长。总计1901至1091年间,新设厂矿386家,资本额8.8348亿元,十年间超过前此三十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 ———李侃《中国近代史》 革命者,天演之公例也,革命者,世界之公理也。竖独立之旗,撞自由之钟……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 ———邹容《革命军》 经济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组织基———兴中会、同盟会的建立 一、武昌起义 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 盛宣怀 抵押了铁路,就有钱了 这路是你们修的吗? 那就派兵镇压啊。 对,就借湖北的兵吧。 湖北文学社 湖北共进会 抓住机会,准备起义! 保路运动 导火索———四川保路运动 一、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成立 湖北军政府旗帜 2.过程 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地点: 湖北武昌 主力: 湖北新军 过程: 全国响应,清朝瓦解 结果: 谋划起义 计划泄露 三镇胜利 成立政府 占领武昌 士兵首义 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 一、武昌起义 ★武昌 汉口 汉阳 打响第一枪到占领湖广总督署只用了8小时 武汉三镇保卫战坚持41天,迎来全国十余个省区的独立 从武昌首义到中华民国建立仅有80天 从起义爆发到清帝退位历时仅123天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3. 结果 一、武昌起义 相关史事 武昌起义是在领导机关遭到破坏后,由革命士兵按照原计划自发举行的。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便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革命党人只得用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用手枪逼出来的都督 黎元洪作为清王朝旧官僚,摇身一变却成为了革命党人的高阶领袖,这反映了革命党的什么问题? 反映了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革命的不彻底性,为后面革命果实被窃取埋下了隐患 【合作探究】为何前面几次起义都失败了但武昌起义却能成功? 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打击。革命军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1906-19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