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89300

1.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问天实验舱的发射为例 高二选择性必修一 学案(含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3次 大小:8622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高二,答案,学案,必修,选择性,发射
  • cover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问天实验舱发射为例》导学案 【课标要求】1.1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结合示意图,明确地球自转中心和轨道,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等规律及判断方法。(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结合示意图,明确地球公转的中心和轨道,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等规律及判断方法。(地理实践力) 结合图文材料,说明黄赤交角的产生,分析黄赤交角的存在对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 【学习关键词】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 【学习任务】 预习: 阅读教材P1-P6,完成《金版学案》P1-6“课前预习 双基落实”部分。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位于中国海南省文昌市,隶属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起飞重量约23吨的问天实验舱由“胖五”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搭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来自广东的天文爱好者陈老师一家到现场观看了发射过程。 【课堂探究1】地球的自转 材料一:在到现场观看火箭发射前,陈老师提前到海南岛进行游玩。并在一个晴朗的晚上在文昌市北部(约20°N)的海边朝北极星方向拍摄星轨照片(左图)。右图为陈老师以前在河北省坝上草原(约41°N)所拍的星轨照。 探究问题1:为什么恒星看起来都在围绕北极星附近做圆周运动? 探究问题2:对比两张星轨图,说明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探究问题3:恒星在天空中转一圈需要多长时间? 自转周期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恒星日 太阳日 【课堂探究1】地球的自转 材料二:24日中午,在等待问天实验舱发射时,陈老师趁着空闲通过手机查阅我国航天发射基地的相关资料。下图为我国五大航天发射基地的位置图。 探究问题4:文昌和酒泉两地的地球自转速度相同吗? 【课堂探究1】地球的自转 材料三:14时22分,问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起飞重量约849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是中国现役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运载火箭。 探究问题5:从地球自转的角度来看,文昌与其他几个航天发射场相比有什么突出优势? 探究问题6:除此之外,文昌航天发射场还有哪些优势? 【课堂探究2】地球的公转 材料四:在看完火箭发射当晚,陈老师和儿子在酒店里看着日历规划接下来的假期作业和活动安排,儿子忽然问道:“为什么7月和8月两个月连着有31日,而2月份只有28天?” 探究问题7:北半球夏半年天数为186天,而冬半年为179天,相差7天。为什么? 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轨道位置 近日点到远点 之间 远日点到近日点 之间 跨过近日点 跨过远日点 速度变化 【课堂探究3】黄赤交角的影响 材料五:在问天实验舱处于总装和测试工作阶段的6月份和7月份,文昌出现了两次中午时分“立杆不见影”的现象。 探究问题8:说明文昌为什么出现“立杆不见影”的现象。 【课堂活动】黄赤交角 在空框内完成课本P6的“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的活动内容并完成表格填写: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日期 太阳直射点直射的半球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 3月21日—6月22日 6月22日—9月23日 9月23日—12月22日 12月22日—3月21日 【课堂小结】请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内容,并谈谈你的启示。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1.a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示为( ) 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 C.顺时针 D.逆时针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2022广东卷)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