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0988

【大单元教学】岭南版八上第6课《创作一幅抽象画》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22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8次 大小:88622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素养,核心,创作一幅抽象画,6课,岭南,教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创作一幅抽象画》教学设计(第6课) 课题 创作一幅抽象画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赏析抽象画作品与生活中的抽象元素,感受抽象艺术以形状、色彩、肌理传递情感的独特美感,理解抒情抽象与几何抽象的视觉差异。 艺术表现:掌握刮、抽拉、印以及水拓画、水墨撞粉等抽象画创作技法,能运用不同工具材料表达主观感受,完成一幅抽象画作品。 创意实践:在创作中打破具象思维限制,尝试将生活中的抽象灵感与个性化技法结合,探索独特的视觉表达形式。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文化理解:了解抽象艺术的发展脉络(如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等艺术家的贡献),认识中西方抽象美学的共通性(如苏轼文字中的抽象意境与西方抽象画的秩序感),感受抽象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岭南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才艺创意见真我》的第 6 课,聚焦 “抽象画创作”,是对学生具象绘画思维的拓展与突破。教学内容围绕 “什么是抽象画”“抽象画有哪些类型”“如何创作抽象画” 展开,涵盖抽象画定义、两大流派(抒情抽象、几何抽象)、生活中的抽象元素、多元创作技法(刮、抽拉、印、水拓画、水墨撞粉)及作品应用等模块。通过 “感知 — 赏析 — 实践 — 应用” 的逻辑主线,引导学生从理解抽象美学到掌握技法,最终实现创意表达,同时融入中西方艺术文化对比,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此前多接触具象绘画,对 “脱离自然物象” 的抽象艺术存在认知误区(如 “抽象画就是随便画”)。他们思维活跃,对新鲜的创作技法(如水拓画)充满好奇,但在 “用抽象元素表达情感” 和 “打破具象思维限制” 方面存在困难。此外,学生对艺术流派的背景知识了解较少,需通过具象案例(如蒙德里安的几何图形、波洛克的滴洒画)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借助生活中的抽象元素(斑驳墙面、树影)搭建认知桥梁。 教学重点 1.理解抽象画的定义与类型(抒情抽象、几何抽象),能辨别不同抽象风格的视觉特点。2.掌握至少两种抽象画创作技法(如水拓画、刮画),并运用其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 1.摆脱具象思维束缚,学会用形状、色彩、肌理等抽象元素传递主观情感(如用混乱的线条表现烦躁,用柔和的色彩表现宁静)。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2.合理搭配技法与创意,使作品的视觉元素(色彩、构图)与表达意图一致,避免技法堆砌导致画面杂乱。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示范讲解法、小组合作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导入—初识抽象之美 播放抽象画大师波洛克的创作视频(滴洒、泼溅颜料的过程),提问:“视频中艺术家的创作方式和我们平时画画有什么不同?他的作品看起来像什么?”提问什么是抽象画,讲解抽象艺术。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3.带领学生认识艺术派大师毕加索和蒙德里安,展示毕加索立体主义时期作品与蒙德里安《红黄蓝构图》,对比提问:“这两幅画都没有直接描绘现实事物,但给你的感受一样吗?为什么?” 补充艺术家背景:“康定斯基是‘抽象艺术之父’,他用色彩和线条表达音乐般的情感;蒙德里安则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追求‘纯粹的美’。”4. 总结学生回答,引出课题:“这类脱离具体物象、用形状色彩表达情感的画就是抽象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抽象画的奥秘,创作属于自己的抽象作品。”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过渡语“抽象画并不遥远,它就藏在我们身边。” 观看视频,观察波洛克的创作手法,分享直观感受(如 “看起来很自由”“色彩很有冲击力”)。 2聆听讲解,记录两大抽象流派的核心特点,通过作品对比加深理解(如 “抒情抽象线条流畅,几何抽象线条笔直”)。3.对比两幅作品,说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