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检测卷(部编版) 七年级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道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选择题区域内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图一是小历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资料卡。据此判断 该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郧县人 C. 蓝田人 D. 丁村人 2. 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 大量灰烬、烧石和烧骨,这反映出北京人 A. 会制作工具 B. 掌握钻孔技术C. 有爱美意识 D. 已经会使用火 3. 贵州黔东南苗家吊脚楼是苗族人民根据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修建而成,在原始居民中,同样为了适 应气候环境,建造了利于通风防潮的干栏式建筑的是 A. 山顶洞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人 D. 仰韶人 4.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描述错误的是 A.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稻的国家 B. 城市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C. 黄河中游地区的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和黍 D. 原始农业的发展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力提高 5. 陶寺都城遗址距今约 4300—4000 年,在这座大型城址中部,有一个围墙环绕的宫城。城内有两处大 型高等级的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大的墓葬往往随葬陶鼓、石磐、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尊贵 身份的礼器。材料意在说明陶寺都城遗址 A. 出现阶级,文明起源 B. 农业发达,开始定居 C. 布局规整,绝无仅有 D. 文物丰富,印证神话 6. 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强调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相互印证,以考证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 A. 远古时代黄帝传说与黄帝陵遗址 B. 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C.《史记·殷本纪》与殷墟刻字甲骨 D. 电视剧《封神榜》与绿松石龙形器 7. 列表格有利于我们对历史知识进行梳理、对比。下列表格中的内容,有助于我们了解 A. 部落联盟首领的更迭顺序 B. 远古先民与洪水斗争的历史 C. 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 D. 神话人物身上艰苦奋斗精神 8.“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此段材料中可以解读出华夏民族 A. 发源于长江流域 B. 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C. 由炎黄创立而成 D. 交错杂居,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9. 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只能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保存和流传历史。因此,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从神话传说中获取有效信息也是认识历史的重要途径。据此,以下关于神话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 系说法正确的是 A. 神话传说毫无历史价值 B. 神话传说蕴含真实历史 C. 神话传说是古人的杜撰 D. 神话传说就是真实历史 10. 以下是小丁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奴隶制王朝更迭的年代尺,年代尺中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是夏朝。夏朝建立的时间用世纪和年代的表示方式应是 A. 公元前 21 世纪 70 年代 B. 公元前 17 世纪初期 C. 公元前 20 世纪 70 年代 D. 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 11. 中国古代青铜器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很多特殊的内涵,远远超出其一般的实用功能。下列青铜器中,其铭文对武王伐纣这一史实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是 12.《周易·革》中记载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下列与“汤武革命”相关的是 A. 商汤灭夏 B. 商纣继位 C. 周朝建立 D. 王朝世袭 13.“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东周时期。东周前期,周王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缺乏经济、军事实力,权威明显削弱。”这反映了 A. 王权强化 B. 社会发展 C. 王室衰微 D. 政局稳定 14. 春秋时期,因孔子编订的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在春秋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 A. 已使用文字记录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