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2093

第二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全章习题课件(共3份打包)2025-2026学年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11046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十,打包,九年级,2024,科版,学年
    (课件网) 实践 探究红外测温仪 第二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1. (跨学科实践·日常生活)体外红外测温仪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测温 工具,该设备在无光的夜晚 (选填“能”或“不能”)使用,下 列两幅图示中符合红外测温仪工作原理的是 (选填“A”或 “B”)。 能  A  1 2 3 2. 如图甲所示是通过接收身体辐射的红外线来显示被测者体温的红外 测温仪,图乙是它的工作原理图,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热敏电 阻,R0是定值电阻,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或电压表改装而成的,在测量人 的体温时,显示仪的示数会随被测者体温的升高而变大。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D )     D A. 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 被测温者体温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大 C. 显示仪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来的 D. 将R0换成阻值更小的电阻,测相同的温度,显示仪示数变大 1 2 3 3. 物体辐射的红外线的强弱与物体的 有关。测温仪可通过吸 收被测人体的红外辐射,从而获取被测人体的温度数值。小董在测量过 程中发现同一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都不相同,体温的测量值与哪 些因素有关呢?小董提出如下猜想: ① 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有关。 ② 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量的距离有关。 温度  1 2 3 (1) 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时,应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 相同。小董对四名同学的额头与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 表一。实验数据表明,小董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 “错误”)的。 表 一 部 位 t甲/℃ t乙/℃ t丙/℃ t丁/℃ 额头 36.6 37.0 36.8 36.8 手腕 36.4 36.4 36.2 36.3 距离  正确  1 2 3 (2) 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小董对一名同学的额头进行了多次测 量,实验数据如表二。分析表格里的数据可知,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 的关系为:在测量部位相同时,随着测温距离的增大,所测的体温 值 ;小董认为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不超 过 cm。 先不变后降低  5  1 2 3 表 二 间距/cm 1 2 3 4 5 温度/℃ 36.6 36.6 36.6 36.6 36.6 间距/cm 6 15 20 25 30 温度/℃ 36.0 35.7 35.1 34.7 34.1 1 2 3 (3) 小董进一步探究,找到了如图所示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 正对测量时,被测物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凸透镜 (选填“会 聚”或“发散”)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位置,经电子放大器和信号处 理器处理后,温度值由温度显示器显示出来。由此可知,温度测量值与 是否正对测量物体 (选填“有关”或“无关”)。 第3题 会聚  有关  1 2 3(课件网) 第三节 跨学科: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第二十章 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01 新知梳理 02 基础过关 03 能力进阶 目 录 1. 光纤是 的简称,是由 或 等材料制成 的纤维。光纤是利用 传播信号的。 2. 光纤很细,有内外两层,由于内外层的 本领不一样,光在 光纤中传播时,就不会跑到外层了。 3. 由于光纤传输信号容量及 能力的优异特性,现已成为互 联网地面信号传输的主要媒介,由其组建的网络又称为 。 光导纤维  玻璃  塑料  光波  折射  抗干扰  光纤通信网络 4. 卫星通信:卫星把 送来的信号接收下来,进行放大,然 后转发给 。 5. 微波通信:微波通信像接力赛,每隔几十千米修建一座接力 站, 信号,继续传送。 6. 移动通信:移动电话用 信号与 联系。移动电 话也被称为“ ”。 7. 互联网将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网络连接起来,用来传送计 算机信号。 地面站  另外的地面站  接收并放大  微波  电话网络  蜂窝电话  计算机  1. “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第二届世界 互联网大会的主题。计算机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光纤的作用是 (选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