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3498

第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

日期:2025-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3968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6课,敬业与乐业,知识点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敬业与乐业》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本文是1922年8月14日梁启超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发表演说时的演讲稿。当时人们奉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条,主张“学而优则仕”,蔑视体力劳动,追求出人头地、显亲扬名的人生目标。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说,对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有着积极意义。 “敬业与乐业”是并列短语。敬业就是有责任心,是对学业和工作的态度;乐业就是乐意去做某件事,并能从中感受到趣味。文题不仅揭示了作者论述的中心论题,也表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二、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 - 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维新变法运动,并称“康梁”。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其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三、字音词义 精微:精深微妙。 旁骛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 秘诀jué:能解决问题的不公开的巧妙办法。 羡慕xiàn mù: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 妄wàng想:①狂妄地打算;②不能实现的打算。 杜绝:制止,消灭(坏事)。 敬业乐群: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 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谈不到正经的事情。 强聒guō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四、主题概述 这篇演讲稿针对听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希望青年学生能够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五、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敬业乐业。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六、鉴赏品读 1.思考:演讲稿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和演讲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演讲的中心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 第⑥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 第⑦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