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4890

23 《孟子》三章 富贵不能淫 课时训练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3323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孟子,三章,富贵不能淫,课时,训练,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富贵不能淫 1.读准字音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yǎn ɡuàn rǔ yín 2.重点词语 确实 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行冠礼 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教导,训诲 告诫 同“汝”,你 遵从 怎么,哪里 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3.文化常识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   。因此古人称男子二十岁左右为   。又称三十岁为   ,四十岁为   ,五十岁为   等。 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弱冠 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 知天命 4.整体感知 巩固练 课内精读 02 文言现象 同“汝”,你 ( ) ( ) 告诫 谨慎 ( ) ( ) 居住 居所,住宅 ( ) ( ) 能够 实现 ( ) ( ) 怎么,哪里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使……迷惑 使……动摇 使……屈服 内容探究 4.孟子为何不同意景春的说法 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答案:孟子认为张仪之流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大丈夫要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更不能为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因素所迷惑、动摇、屈服。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导析:A A项, 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B项,都是副词,表反 问,难道;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D项,都是介词,把。 A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丈夫之冠,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B.“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C.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 D.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A 导析:A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3.翻译下列句子。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子未学礼乎 译文: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译文:  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 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富贵不能淫》中的“   ,   ,   ———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大丈夫的精神核心要坚守“仁”“礼”“义”。 (2)《富贵不能淫》中“   ,   ,  ———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两千多年来,鞭策了无数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奋勇向前,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精神支柱。 (3)《富贵不能淫》中,提出大丈夫无论得志与否,都要坚持原则的 语句是:   ,   ;   ,   。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得志 与民由之 不得志 独行其道 课内精读 阅读《富贵不能淫》,回答问题。 难道 谨慎 这,此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6.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1)公 孙 衍、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哉 答案: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2)一 怒 而 诸 侯 惧,安 居 而 天 下 熄 答案: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译文: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译文: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能实现理想时,就与百姓同遵正道而行;不能实现理想时,就 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大丈夫既要有坚守仁义道德的原则,又要有正确的立身处世态度,对于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不迷惑、不动摇、不屈服。 B.孟子用“妾妇之道”来类比“公孙衍、张仪之道”,赞赏了他们坚决顺从帝王的行为。 C.“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