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5571

部编版 九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813096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4课,日本
  • cover
(课件网) 日本不仅是成功实现了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具有同西方制度结构式的相似性,比如政治制度、法律和立法行为等,同时也尤其受到中国文明的熏陶,保持了东方同西方广泛的差异性,呈现一种东西范式的兼容和过渡状态。 ———路思远《日本经济发展路径的可鉴性》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 1.国内(根本原因) 外患—民族危机 2.国际 内忧—社会危机 幕府封建统治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材料:国门打开后,一方面日本大量输出了生丝、茶叶等商品,在客观上使日本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另一方面,棉布等廉价商品大量输入日本,使日本纺织业受到冲击,许多手工业者破产,工场主在竞争中采用价格便宜的洋纱进行生产。 —《人类经济万年史》 年代 一年农民暴动平均次数 1801-1810 9.8 1811-1820 16.6 1821-1830 13.3 1831-1840 27.9 1841-1850 12.9 1851-1860 17 1861-1867 19.4 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士的处境不断恶化。 根据材料和图表,开港通商后日本发生了怎样变化?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倒幕运动 原因: 概况: 结果: 主力军: 日本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 幕府束手无策 中下级武士、西南强藩、朝廷公卿 (倒幕派) “王政复古”政变,支持天皇亲政 结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3.前提: 1868年1月 时间: 历史小故事 壹 幕府锁国,危机四伏—改革原因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1867年1月15岁的睦仁亲 王继位,日本第122代天皇 一、广兴会议,万事决于公论; 二、上下一心,盛行经纶; 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毋使人心倦怠; 四、破除旧来之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 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基础。 《五条誓文》 目的: 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方式: 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表明日本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成为政治纲领。 时间: 1868年 政府: 明治政府 天皇: 睦仁天皇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1869年,天皇及政府机构 迁到东京。 “西洋一法一令,皆考虑人民财产生理,此乃保证其富强之所在” ———久米邦武《特命全权大使美欧回览实记》 1871年,明治政府正式派遣岩仓使节团对西方文明的考察,先后考察12个欧美国家。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 京都 东京 (原江户)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经济 保守势力强大 开化较早 三府七十二县 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大化改新 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2世纪后期 幕府统治,天皇大权旁落 1889年 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天皇制度 1946年 新宪法:天皇是国家的象征 日本天皇制度 材料:明治政府给予藩主昔日收入10%做为补贴,在1871年起,日本的280个藩逐步转变为72个县,建立起了中央集权制。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到21世纪》 1.政治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推行地税改革 材料:在经济领域,1872年,日本解除买卖禁令,全面丈量土地,开始施行私人土地所有制,税金摊到个人头上而非以前的以村为单位。 ———《现代日本史—从德川到21世纪》 2.经济 材料:大化改新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统编版《世界历史》第一册 贰 向明而治,破旧布新—改革措施 三菱:1884年的军工生产企业 2.经济 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资本原始积累过程,并且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样板,大力扶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