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5634

【新教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阳光下》(欣赏)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21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单元,格式,欣赏,在阳光下,上册,第一
  • cover
《在阳光下》教学设计 课型:欣赏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1:趣味唱游:能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 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 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 表现的形象与内容;能跟随音乐的节拍拍手或走步,并对二拍子、三拍子音乐做出 相应的体态反应;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积累的听觉经验区分相同或不同风格的音 乐,并借助律动、舞蹈、色彩或线条等予以表示。 学习任务3:情境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 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能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根据一定的情境、主题或表演要求进 行创编和表演。能编创简单节奏或旋律,配合表演。 2.教材分析 《在阳光下》是作曲家汪立三先生《小奏鸣曲》的第一乐章,是一部具有浓郁中国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钢琴作品。它融合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生动描绘了新中国少年儿童在阳光下幸福成长、欢乐嬉戏的场景。原为《小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出版时为使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作品意境,汪立三先生为其加上了标题《在阳光下》。 旋律:汲取了民间器乐曲(如《百鸟朝凤》)的特点,灵动、跳跃,既有对自然音响的模仿,又有对民族乐器的模仿。旋律语言简洁,却极具画面感。频繁变换的节拍(如3/4、5/8、2/4交替)是乐曲一大特点,生动刻画了儿童好动、活泼的形象,增添了音乐的动感与新鲜感。多使用跳音、休止符,使音乐显得轻巧、干净而富有弹性。 3.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具备简单的音乐知识,但注意力还是较短。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很积极,听音乐时,能投入到音乐中去,跟随音乐一起摆动身体,做出相应的动作。 学习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基调,体会旋律中传达出的蓬勃朝气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能准确辨别出节奏韵律特点,感受其轻盈、摇曳的节奏动感。 2.学生能够自信、准确地哼唱《在阳光下》的主旋律,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或舞蹈,能自信地在小组或班级面前展示。 3.尝试运用课堂乐器(如三角铁、沙锤、木鱼等),为《在阳光下》设计节奏型进行伴奏,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基调,体会旋律中传达出的蓬勃朝气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能准确辨别出3/4拍的节奏韵律特点,感受其轻盈、摇曳的节奏动感。 学习难点:尝试运用课堂乐器(如三角铁、沙锤、木鱼等),为《在阳光下》设计节奏型进行伴奏,培养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体会旋律中传达出的蓬勃朝气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导入部分 1.观看 2.自由发言。 3.看视频 1.展示四种不同天气的图片:大雪纷飞 雷鸣闪电 狂风四起 阳光明媚。 2.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那一幅图片?为什么? 3.(播放阳光明媚视频) 师:阳光,宛如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轻柔的洒落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使草儿更绿、花儿更红;它是树儿更茂、水儿更清。它更使人们的面庞更加灿烂阳光。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乐曲《在阳光下》 认真聆听 大胆发言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基调,体会旋律中传达出的蓬勃朝气与对美好生活的赞美,能准确辨别出节奏韵律特点,感受其轻盈、摇曳的节奏动感。 2.学生能够自信、准确地哼唱《在阳光下》的主旋律,为歌曲创编简单的动作或舞蹈,能自信地在小组或班级面前展示。 新知新学 活动一:完整聆听 1.闭上眼睛安静聆听。 2.学生自由发言。 3.按照老师的要求随音乐做动作。 活动二:分段聆听 (一)聆听主题一 1.选择连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