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79637

魏公子列传 学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100次 大小:494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魏公子,公子,列传,学案
  • cover
魏公子列传 【学习导引】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作《魏公子列传》第十七。”《魏公子列传》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情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本文主要选了他的“礼待侯生”和“窃符救赵”两方面突出的事迹,从而歌颂了信陵君心存魏国,礼贤下士,救人于危难之中的思想品质。 学习此文,不仅要了解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要借助字词、细节,深入传主的心灵世界,从而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本文文字明白晓畅,文言常用词丰富。学习时可把积累实词放在重要位置。 【文本卡片】 一、人物名片 1.战国四公子: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2.信陵君(?~前243),魏安釐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施用反间计,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抑郁而终。 二、背景资料 公元前277年,魏安釐王即位。他为了牵制已在魏国从政十几年、政治实力雄厚的孟尝君田文,就把自己的弟弟魏无忌封在信陵,因而魏无忌被称为信陵君。华阳一战,田文失势,信陵君逐渐取代了田文在魏国的地位,成为战国时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邯郸大捷后,尽管魏安釐王原谅了他窃符矫杀晋鄙的罪过,但他一直留在赵国,十年没有回去过。 三、文化常识 战国时的“士”阶层 战国时代出现了“士”这样一个特殊阶层,即知识分子阶层,他们走公室,跑私门,不狩不猎,不农不商,靠知识生存,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懂政治,懂经济,懂军事,懂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劳,在战国时代起着超乎寻常的作用,甚至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这些“士”多投奔到权贵的门下来谋生,故被称为门客或食客。各国贵族都大量收养门客,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他们都收养了几千名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事上的斗争。四人之中,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人,因此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多。 【积累运用】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释其义。 (1)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 _____同_____;_____ (2)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_____同_____;_____ (3)朱亥袖四十斤铁椎 _____同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故 (2)过 (3)除 (4)乃 3.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动词 a.仁而下士:_____ 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_____ ②名词作状语 a.椎杀晋鄙:_____ b.皆谦而礼交之:_____ c.北救赵而西却秦 ③名词的意动用法 公子乃自骄而功之 (2)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作名词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_____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 a.公子从车骑,虚左:_____ b.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_____ c.北救赵而西却秦:_____ d.侯生乃屏人间语:_____ ③动词的为动用法 a.能急人之困:_____ b.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_____ (3)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作名词 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_____ ②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