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 3 The seasons 一、单元教学目标 学习本单元后,学生能够: 1. 描述不同地域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景物变化、人们的日常活动等。 2. 在不同语境中正确使用形容词。 3. 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喜欢的理由。 4. 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知道四季的由来,并仔细观察和记录四季的变化,写一份季节日志。 二、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内容 编排说明 课型 1 First thoughts (p. 35) Reading (pp. 36–37) Reading comprehension (p. 38) 通过诵读一首关于四季的诗歌和阅读主阅读文章,了解四个季节的气候特征、景物变化和人类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Reading comprehension 的练习可以检测学生对于主阅读文章关键信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阅读课 2 Reading (p. 37) Vocabulary practice (p. 39) Grammar (pp. 41–42) ·在前一课时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操练重点词汇,且在此过程中体会形容词的用法。 ·语法课通过完成一篇关于气候的说明文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形容词的用法,并学会用形容词描述季节。 阅读课 语法课 3 Listening (p. 40) Speaking (p. 43) ·本单元的听力部分侧重培养学生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口语部分可以结合阅读课、语法课上的所学知识,帮助学生从气候、景物变化、日常活动等方面谈论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同时,还要学习双元音/eI/, /aI/,/ I/和辅音/m/, /n/, / /的发音方法以及拼读规则。 听说课 4 Writing (pp. 44–45) 写作课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列出文章要点进而完成写作,并在写后进行自评和互评。 写作课 5 Focusing on culture (pp.46–47) 通过阅读一篇介绍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划分方式及重要意义,进而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泛读课 6 Cross-curricular connection (p. 48) Project (p. 49) 本课时中,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跨学科学习,探索季节变化的原因。然后结合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开展项目任务,写一份季节日志。 综合课 三、分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Focusing on culture (pp. 46–47) 主要语篇 The 24 solar terms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划分方式及重要意义。 2. 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 3. 通过观看纪录片,深入了解二十四节气背后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由来、方式及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中国二十四节气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Step 1 开展头脑风暴,引入主题。 教师提问:Do you know how ancient Chinese divided a year 引出solar term的概念。 Step 2 让学生略读阅读文章,理解solar term的由来,并分析文章结构: Paragraph 1: What are solar terms Paragraph 2: How do people divide a year Paragraph 3: Why are solar terms important Step 3 学生第二次阅读文章,并回答第47页活动2的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同学讨论,最后在全班分享问题的答案。 Step 4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适当利用上下文给学生讲解文章中出现的生词,进行长难句分析,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并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完成第47页活动3。教师讲解要点如下: (1)区分for example和such as: for example和 such as都可以用来引入例子,但它们在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略有不同。 for example通常用于引入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或支持前一句话的观点,可以缩写为 “e.g.”。for example可以放在例子前,也可以放在例子后,示例如下: There is a similar word in many languages, for example in French and Italian. The report is incomplete; it does not include sales in France, for example. such as 用来列举一系列事物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