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9739

第五单元 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九上第13、14课) 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23975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第五,单元,西欧,资本主义,萌芽,14课
  • cover
(课件网) 单元概念 中世纪后期,欧洲各国庄园式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商品经济开始兴起,逐渐转变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欧洲的商品经济受到了王室的大力支持,快速发展壮大。 同一时期,中国正处于元明清时期,传统的自然经济达到了高峰,虽然商品经济也快速发展,但是其力量始终弱小。 14世纪中期意大利佛罗伦萨 1.了解西欧农村出现的垦殖运动,理解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建立的过程及特点,知道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产生的原因以及他们对西欧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知道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代表人物的作品和思想内涵,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文化发展:文艺复兴运动 农业:农村新变化 11世纪前后,西欧农村出现哪些新变化? 西欧引入并推广重犁,实行三圃轮作制的耕作技术 11世纪前后,西欧社会相对趋于稳定,人口持续增长。1050—1350年间,欧洲人口增加了3倍。随着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原有的庄园所拥有的土地己不足以供所有人使用,庄园中出现许多无地或少地的人,流浪汉增加。 ① 生产工具的革新,生产力的提高(根本原因) ②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增多 人们找哪里去开拓土地?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文化发展:文艺复兴运动 农业:垦殖运动 从11世纪至14世纪中叶,大约持续了三个半世纪的时间。垦殖面积如此之大,触动了西欧大部分土地……拓荒者是农村居民中的各个阶级,有领主,有修道院,有自治团体,更有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他们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走向人迹罕至的森林、山地和沼泽,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拓荒及移民。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 11世纪后,西欧出现的垦殖运动有何特点? 新特点: 持续时间长、涉及面积广、参与民众多、多数由农民自主开垦 农业:垦殖运动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文化发展:文艺复兴运动 新垦区与旧庄园彼此不相干,就像两个不同的世界一样。居民几乎全部都是自由农民,新垦区的治理模式不是人的依附关系,不需要交纳捐税,他们只需缴纳一笔资金,就可以获得耕地和获得房屋的居住权。新垦区对附近的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亨利·皮朗《中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史》 新垦区为何对庄园农奴颇具吸引力? 按照自己的方式耕种(更加自由,没有人身依附关系),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 影响: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 农奴 自由农民 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缴纳迁徙税 地租形式: 从劳役地租到货币地租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文化发展:文艺复兴运动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自14世纪初起……庄园主纷纷放弃自营地,改为出租经营,货币地租流行,农奴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人身自由……庄园趋于瓦解,农村出现新的生产组织———租地农场。 ———肖翠松《试析中世纪西欧庄园制瓦解的经济影响》 领主 富裕农民 (租地农场主) 雇工(少地或无地的农民) 产品推向市场 出租土地 承租/购买土地 到14世纪,西欧出现什么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雇佣 酬金 租地农场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P61 材料研读 农业:租地农场的出现 经济发展:(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化 文化发展: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的租地农场出现得最早,也最典型。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经济实力较强的实际经营者承租土地,提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