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9991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阶段练习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881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辽宁省,10月,答案,试卷,历史,练习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十月份阶段练习 七年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9道题 满分70分)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年代尺中,“北京人”所在的位置应该在(  )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出土文物中,能印证山顶洞人已经有了审美观念的是(  ) A. B. C. D. 3.定居生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大进步。促使原始人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 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 D. 学会了建造房屋 4.农业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下列属于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 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④打制工具的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有学者指出:“周王和周公建国,立七十一,姬姓五十三,以同姓为枝干,是家天下政治的再一步成长和扩大。”这说明分封制的主要作用是( ) A.巩固了西周疆土 B.确立了等级制度 C.实现了富国强兵 D.促进了民族交融 6.《史记 夏本纪》记载:“及禹崩……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这表明(  ) A. “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B. 华夏族开始形成 C. 夏朝灭亡,商朝兴起 D. 禅让制正式确立 7.“它是商衰周兴的转折点,经此一战,结束了商王朝的统治,建立的新王朝培育了后世中华民族的文明基础。”这段话中的“它”指代的战争是(  ) A. 涿鹿之战 B. 阪泉之战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8.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因出土的青铜神树、纵目青铜面具等独具地方特色的文物而引起广泛关注。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诸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  ) A. 古蜀文化相对先进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 审美观念趋向统一 D. 南北文化渐趋一致 9.“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 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出现于(  )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10. 周礼规定,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用七鼎。但在太原金胜村251号春秋晋墓,墓主上大夫赵卿的随葬品也使用了七鼎,另外还有编镈、编磬等礼器。这说明我国春秋时期() A.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B.商品贸易逐渐活跃C.晋国成为中原霸主 D.兼并战争连绵不断 11.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铁农具的使用 B.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C. 牛耕的使用 D. 水利工程的修建 12. 西周时,周公曾对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如果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周公旨在( ) A.废除奴隶制 B.强调分封制的重要性 C.建立郡县制 D.倡导“尊王攘夷”策略 13.有一位作家,在游览古代中国某项工程后感慨道:“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实际上,却是人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这项伟大工程的设计者是( ) A.李春 B.李冰 C.沈括 D.蒯祥 14. 据古文献记述,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都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表明(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15. 有学者说,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产生时间最早 B.居于核心地位 C.发展相对独立 D.体系最为完备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16.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