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岳阳楼记》知识点 一、作品梗概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免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的职务。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1046),他写下了著名的《岳阳楼记》。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 - 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名篇有散文《岳阳楼记》,词《渔家傲》,诗《江上渔者》等。 三、主题概述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以及“迁客骚人”观景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宏大政治抱负,同时也借以劝勉好友滕子京。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二)古今异义 1.增其旧制 古义:规模; 今义:制度。 2.予观夫巴陵胜状 古义:指示代词,那; 今义:丈夫。 3.南极潇湘 古义:南面直到; 今义: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4.浊浪排空 古义:冲向天空; 今义:把水等全部去除掉。 5.至若春和景明 古义:日光; 今义:景物。 6.沙鸥翔集 古义:停息; 今义:聚集。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 8.进亦忧 古义:在朝廷做官; 今义:向前移动。 9.微斯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细小。 (三)一词多义 1.政通人和(顺利) 然则北通巫峡(通往) 2.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3.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一碧万顷(一片) 而或长烟一空(全) 5.南极潇湘(至、到达)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尽头) 6.浊浪排空(天空) 而或长烟一空(消散) 7.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四)词类活用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名词作动词,做州郡的太守) 2.百废具兴(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词作状语,在……之前,在……之后) (五)重要虚词 1.之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代词,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助词,的) 2.其 ①增其旧制(代词,指岳阳楼)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代词,他的) 3.以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连词,来) ②不以物喜(介词,因为) (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高”和“远”均为定语后置)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七)成语积累 1.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2.百废俱兴:许多原来荒废了的事情,都一下子兴办起来。 3.气象万千:形容事物、景象多种多样,壮丽美观。 4.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5.浩浩汤汤:水势浩大的样子。 6.先忧后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7.波澜不惊:比喻局面平静、形势平稳,没有什么变化或曲折。 五、鉴赏品读 1.首段叙述滕子京“谪守”之事有何用意 ①交代本文写作起因。 ②“谪守”暗含作者对仕途浮沉的感慨,奠下本文写作基调———下文的写景、抒情、议论都是围绕着如何对待贬谪这一点展开的。 ③反映了作者一种积极的政治态度:即使受到不公正的对待,也应奋发,而不能消沉下去。 2.“衔”和“吞”这两个词用得好在何处 洞庭湖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