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1730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10-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4227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第九,-2025-2026,哲学,必修,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哲学 活的灵魂 文化 (第七八九课)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第七课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古今文化)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 第八课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中外文化)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 第九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文化)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殷周 对早期中华文化 产生深刻影响萌芽 春秋战国 古代中华文化思想 的雏形 秦 统一的民族文化划时代意义 汉 儒家学说确立至尊地位 隋唐 气势恢宏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 延续辉煌 明清 面临冲击衰微 拓展:中华文化发展的历程 谁来拯救? ? 20世纪初,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国的文化界有不同的回应。其中,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无政府主义、三民主义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 自由主义 胡适说:“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保守主义 康有为说,“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教而保国魂”。 只看到西方文化的优势、长处,主张全心全意学习西方,而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忽视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糟粕。 无政府主义 刘师复认为,无政府主义者“主张人民完全自由,不受一切统治,废绝首领及威权所附丽之机关学说也”。 三民主义 孙中山说:“三民主义就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这三个主义和美国大总统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三层意思,完全是相通的。” 把自由绝对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具有历史进步性,但也存在着致命的局限性。 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可能取得彻底的胜利。 失败 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不能解决中国文化走向何处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向复兴之路。 2、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1)指明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 (2)重要转折点: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 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的三种文化 基石 文化根基 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 内涵: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P92) 作用: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P98) 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p113) 内涵: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作用: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 形成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内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