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1894

九上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日期:2025-09-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1次 大小:440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六,单元,知识,清单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知识清单 基础知识 智取生辰纲 1.字音 嗔(chēn) 干系(xì) 怨怅(chàng) 聒噪(guō) 朴刀(pō) 省得(xǐng) 怄气(òu) 颠倒(diān) 恁地(nèn) 逞能(chěng) 窥望(kuī) 趱行(zǎn) 撇下(piē) 着意(zhuó) 喏喏连声(nuò) 面面厮觑(qù) 2.释义 【干系】 责任。 【恁地】 这样,如此。 【怨怅】 怨恨。 【省得】 懂得,知道。 【兀自】 还,仍然。 【搬口】 搬弄是非。 【着意】 在意,上心。 【分说】 分辩,辩白。 【逞办】 显示(自己的)机智。 【勾当】 事情。 【聒噪】 早期白话小说中江湖人物打招呼的常用语,相当于“打扰了”“麻烦了”。 【面面厮觑】 互相望着发愣。 【喏喏连声】 恭敬地连连答应。喏喏,应诺声。 范进中举 1.字音 带挈(qiè) 相公(xiàng) 行事(xíng) 腆(tiǎn) 作揖(yī) 星宿(xiù) 桑梓(zǐ) 名讳(huì) 少顷(qǐng) 解元(jiè) 倒运(dǎo) 侥幸(jiǎo) 啐(cuì) 报帖(tiě) 不省人事(xǐng) 2.释义 【轩敞】 高大,宽敞。 【桑梓】 家乡。 【不省人事】 指人昏迷,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唯唯连声】 指连声应答,以示顺从。唯唯,指答应的声音。 【不由分说】 不容人分辩解释。 三顾茅庐 1.字音 纶巾(guān) 鹤氅(chǎng) 拜谒(yè) 愧赧(nǎn) 疏懒(lǎn) 鄙贱(bǐ) 倾颓(tuí) 存恤(xù) 迄无所就(qì) 箪食壶浆(dān shí) 顿开茅塞(sè) 屏人促席(bǐng) 如雷贯耳(guàn) 2.释义 【拜谒】 拜见。 【倾颓】 衰败。 【愧赧】 因羞惭而脸红。 【存恤】 爱惜,体恤。 【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过耳朵一样,形容人的名声很大。 【经世奇才】 具有治理天下的卓越才能的人。 【思贤如渴】 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 【箪食壶浆】 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浆,以粮食加水适度发酵而成的饮料。 【顿开茅塞】 比喻受到启发,思想豁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刘姥姥进大观园 1.字音 蓼溆(liǎo xù) 麈尾(zhǔ) 砒霜(pī) 戗金(qiāng) 李纨(wán) 银箸(zhù) 撮弄(cuō) 发怔(zhèng) 岔气(chà) 促狭(xiá) 筵席(yán) 2.释义 【调停】 安排处理。 【发怔】 发呆。 【促狭】 爱捉弄人。 【撮弄】 戏弄;捉弄。 【不伏手】 不称手,不好用。 文学常识 1.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是相对于用文言文书写的作品而言的,发源于唐代,用当时的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一种书面语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成熟定型,直到明代成为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2.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通过叙述北宋末年官逼民反,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再现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塑造了宋江、李逵、武松、林冲、鲁智深等英雄形象。是中国古代优秀长篇小说之一。 3.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全书以写实主义的手法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完成对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4.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小说以战争为主,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