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3143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13248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16课,九一八事变
  • cover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歌曲《长城谣》唱道:“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自从大难平地起……骨肉离散父母丧……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据此判断,“大难平地起”指的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九一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西安事变 2.“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据此观点,“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1931年,东北 B.1932年,上海 C.1935年,华北 D.1937年,北平 3.右图为1935年一位英国漫画家创作的一幅漫画。图中,身上标着“China”的人一半身子已被一只身上标着“JapGrab”的老虎吞下,他跟老虎比画着,说:“好啦,我同意,不过只能吃到这里!”据此可知,该漫画的主要意图是( ) A.争取国联的调停 B.号召国共合作抗日 C.讽刺不抵抗政策 D.抗议日本侵占东北 4. “东北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亡国惨痛之中。马占山率部在嫩江桥抵抗多日,终因孤立无援而失败,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抗日英雄。各族民众相继组织抗日义勇军,奋战在白山黑水之间。”这段文字表明( ) A.中国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局部抗战 B.日军加强对广大占领区的经济掠夺 C.东北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D.学生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5.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歌曲《露营之歌》唱道:“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这里的“壮士们”指的是( ) A.国民革命军 B.东北抗日联军 C.中国工农红军 D.人民解放军 6.1935年12月6日,清华大学刊物《怒吼吧》刊载了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文章发出振聋发聩的吼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因为( ) A.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 B.东北三省沦陷于敌手 C.日本策动“华北自治” D.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7.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时,收集了以下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可能是( ) 五四运动     一二·九运动 A.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 B.工人运动的发展 C.国民政府的黑暗统治 D.国共合作的形成 8.下面表格列举了两例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危机后所作的应对,由此可知当时( ) 1935年8月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底 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A.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取得胜利 B.华北五省已脱离中国版图 C.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国共达成合作抗日的共识 9.电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媒介。下面电文的内容有助于了解( ) 居今日而欲救亡图存,复兴民族,良以为除抗日外,别无他途。……良年来拥护统一,服从领袖……所日夜隐忍希冀者,惟在举国一致之抗日耳。 ———1936年9月电 A.辛亥革命的评价 B.南昌起义的结果 C.东北沦陷的过程 D.西安事变的背景 10.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D.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材料中“这场军事政变”的意义在于( ) A.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2. 陶行知在其创作的《广明小学校歌》中写道:“广明!广明!天阴过了又天晴。帝国主义倒不倒?联合起来自分明。收回广大的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